希罗京副院长毫不在意的解释着,实际从心里来说,希罗京还真就希望这次的参观团能看出些东西,学到点技术,毕竟多年的师生情。
希罗京几十年前,也是到过共和国支援共和国航空工业建设,那时候希罗京还挺年轻,刚三十岁出头,他只是一位被派去负责技术的工程人员,负责教会共和国如何生产涡喷5发动机。
本来希罗京只是一位工程师,但共和国的学生们都把希罗京当成教授、专家一样的人物,将一些科研上的问题拿来,这让希罗京很无奈,本来就不是他的活。
希罗京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尽管在科研上不怎么懂,但为了能为学生答疑解惑,主动专研并不是特所擅长的科研问题,从此开始转型之路,从工程技术人员转为科研人员。
希罗京依稀还记得当时自己在共和国的几位好友:两位姓吴的航空发动机从业人员,这两位都是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领军人物,特别是吴忠华,他不仅仅是希罗京的好友,还是老师,带着希罗京走进航空发动机科研的大门。
现在想来,没有那段日子,希罗京不可能有今天的副院长,刚才之所以愿意让杨辉一行人参观还是有情怀在作怪。一方面是对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之艰难的深刻理解,让希罗京愿意让参观团看,反正也不会泄密;另一方面则是希罗京内心中对共和国的特殊感情。
这次听说两国有外交缓和的迹象,希罗京非常高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两国重新回到当年的兄弟加同志的关系,所以杨辉参观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车停到一处名为突拉也夫村的地方的时候,就算是到了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试制中心,这里有高大的厂房、管道,还有一旁巨大的蓄水池。
各种包罗万象的配套措施,让众人知道了什么是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心,知道了研航空发动机是大国才能玩的东西。
当然,在杨辉看来,共和国这样的大国更应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工业,这才是大国的标志。
第351章 总要顺点东西回去
最想参观的还是航空航发动机快反试制中心,当杨辉走进去之后,这才看到了这里面的门道,特别是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加工。
“这些钛合金叶片加工工艺过程,确实很有特点……”
杨辉心里默默的将现在所看到快反中心发动机试制中的钛合金叶片加工,同上一位面中共和国的钛合金加工工艺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则是来两种加工工艺有不少的差别,但不是太大。
苏联的钛合金加工工艺成熟的非常早,有的方面比美帝还牛逼,要不然也没法制造出超级潜艇:帕帕级、梭鱼级这样的全钛合金艇壳潜艇,达到近乎变态的航速、潜深、静音水平。
不过在杨辉的对比中,又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苏联现在的钛合金加工工艺虽然很不错,但自动化水平比较低,大多还都是一些半自动机床进行加工,和美帝、后世共和国的自动化精密机床加工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