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研制,杨辉实际是不怎么放在心里的,杨辉最关注的还是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这是共和国航空制造业的软肋,也是杨辉最为关注的,至少苏联的经验共和国更容易接受、消化。
当走到莫斯科航空发动机大街的时候,杨辉感到了苏联对航空工业的重视,在首都市区划出大片土地用于航空发动机研究,还取名航空发动机大街,这在共和国的首都恐怕还有些难以做到。
走进研究院本部,这就已经听到了发动机运转的嘶鸣,声音不是太太,感觉不像是大中型推力航空发动机。
或许是察觉到了杨辉的好奇,热情的中央研究院希罗京副院长将杨辉直接带到了声音的来源地:高空试车台。
当看到这里的高空试车台之后,杨辉不淡定了,这毛子也太凶残了,直接把耗电、耗水、耗氧巨兽:高空试车台建到了首都市区,这真是……
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小推力航空发动机高空台试验,小推力发动机高空台试验耗能比不上大推力发动机高空台试验,我没们把它继续留在了研究院本部,可以一起来参观一下。
说着就真的招呼杨辉等一行人往高空台旁边过去,由于高空台试验舱里正在做试验,只能在一旁看着高空台高速运转,倒是一旁的数据测控部分让杨辉看了给大概,回去或许可以给624所提点一下。
后续的小型高空台倒是没有什么可以参观的,最让杨辉激动的则是希罗京副院长允许杨辉一行人参观的他们的发动机快反中心。
在航空工业中,不仅飞机研究所有快反中心,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更加离不开快反中心,发动机作为纯机械装置,在研制中对快速制造、测试更加依赖。
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除了位于莫斯科市区的研究院本部,在四十公里外的莫斯科郊区,还有另外承担大型科研任务的试制中心。
要准备去参观的发动机关键部件快反中心,就在四十公里以外的郊区。杨辉和一行参观人员坐在前面的一两车中,后面的希罗京副院长有自己的座驾。
“希罗京副院长同志,带这些人去参观最重要的发动机试制中心、还有刚才的参观过的高空台,是不是让他们看的有些太多?现在我们两国之间的外交还并不是太好,这里面或许会涉及到泄密。”
这时候的苏联外交人员反而比希罗京副院长更加担心,毕竟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要比飞机的研制更加艰难,在外行人看起来就更加有必要保密。
但希罗京副院长对这些却一点也不担心,对于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内行人知道的清清楚楚,在希罗京看来,就算是手把手带着徒弟走完一款航空发动机研制全过程。
徒弟要自行设计一款发动机也是难于上青天,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对综合国力的要求、技术积累的要求太高,希罗京对共和国这个几十年前的徒弟并不看好。
“这恰恰说错了,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并没有什么好保密的,很多东西看过也没有任何用。每一款发动机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工业制造基础研制而成,不同国家的工业基础不同,各个方面有好有坏,设计的取舍也就不同,华夏共和国要想看一眼就看破我们的发动机研制,那就是世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