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

共和国军方所承担的中四研制资金为40%,要是这次把阿联酋这边伺候好了,杨辉预计阿联酋至少能够承担下15%-20%左右的研发资金,这样的比例应该是不成任何问题的,而这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一笔资金了。

洪都的会客厅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当年都用料结实,现在重新装修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相关的中四宣传技术资料也被拿了上来,全部都已经被印刷成了小册装,看起来相当精美。

“大家现在拿手里到的这个,是我们洪都的内部资料,主要就介绍了关于中四项目的各种来龙去脉,并且详细记录了飞机的设计思想、作战目标等纤细,之后要是有相关的问题不清楚,都可以直接提出来,我负责解答。”

第1063章 就是这么溜

仅仅只是一本小册子,不过小册子内部所承载的信息量则是相当巨大,特别是彩印的图片,那更是各种逼真到位地展现出各种细节之处,对于这一点而言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款定位于对外出售的军用战斗机,宣传工作是一定要做好、做到位的地方。

翻开第一页,是一副大型的插画,属于典型的工业数据模型整体拟合之后再进行计算机渲染的照片,各种细节之处反应的绝对是无比逼真,这和单纯使用三维cg造型软件捏出来的模型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双方的精度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而能够出工业模型用的三维数据,并且根据设计出的模型数据来进行渲染,这首先需要的就是整个工业设计的定型,而且使用的三维模型是后续直接能够导入ca程序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制造的三维数据模型,因此:能够出工业模型精度的渲染图,至少就意味着设计上的基本定型。

当然,直接渲染工业数据模型和三维造型软件捏出来的模型相比,肯定是前者更有挑战性一些,最简单的可以通过看文件数据大小做区别,至于真正开始渲染的时候,实际上能够直接渲染工业数据模型的,现在这个年代也就只能是中航西南旗下这些搞国防军工设计的单位有相关的硬件能力,公司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有大量资源调配使用。

杨辉看图看的多了,自然能够看出这张图的不凡之处,但是阿联酋的考察团就不一样,这些沙漠里的油霸哪里知道会这些东西,只知道这一张图看起来真的是特别地精细,各种细节之处几乎就和照片没有任何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还要超过了照片所能反映的光影效果。

“不错,这款飞机的外形还真不赖,同样是常规气动布局,但明显是做了大量的隐身设计,和美国公布的f-22战斗机相比,飞机在细节处理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一点我看就非常好,美国的先进经验要多借鉴,但是在气动设计上,又必须要遵循我们自己的特殊需求。”

对于中四的气动设计,之前已经说的清楚了,现在倒是不用再多说,属于是典型的常规气动布局,唯一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在于进气道流经中机身的时候,选择了从机翼上表面的机背流过,从而留出了足够的机腹空间来布置弹舱。

垂尾延续歼18成熟的中等后掠角外倾双垂尾,而主翼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队后掠角角度的选取方面则取了一个能够兼顾空战和对地要求的中间后掠角数据,同时考虑到飞机的单发双垂尾的设计,因此尾撑这种东西还是要有的,而在对平尾进行设计的时候,则是根据隐形的需要,严格按照平行法则的要求同主翼的翼面线条平行,整体的设计算是中规中矩。

令人感到的高兴的是,这次的中四因为垂尾不可动设计,因此腹鳍的设计就被光荣取消,光是看到中四那平滑的小腹,那可就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倒是座舱的设计有一点点地突兀,首先因为是进气道走机翼的上表面,这导致了飞机的肩部有点肌肉感,好在这飞机背部的“肌肉”是不会影响到隐身的,但不影响隐身是一方面,这东西却要影响到飞行员的部分后向视野,因此这就显得非常的尴尬了。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洪都方面才不得不把座舱抬高,整个座舱相对于机身的高度已经是堪比f-16的气泡座舱设计,整个飞行员的视野一下就宽敞起来,甚至座舱盖都直接是采用了类似f-16的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式无框设计,抛盖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