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话说的还是稍微有那么一些道理的,至少谁要是真的想覆盖整个40-110座的市场区间,光从一个机身截面上不断发展就包打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分成两个系列才能够分工更加明确,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可以做到更加适合。
只不过,杨辉可并不会因为这样就放弃用涡扇版新舟60讹诈巴西,咱该有的过程一样都不能少,也做着一副沉思的状态:“说的好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是联合客机公司现在不能没有新机型研制计划,要不然设计队伍三天不练就要手生,这绝对不行。也就是说,我们放弃新舟改涡扇动力的计划,那就必须要有另外的一个项目来练手,而这个项目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是不是大手笔投入。”
反正是挖坑把巴西政府套进去,杨辉肯定要徐徐图之、循序渐进,万万不可太过于激动,而良好的互动则可以保证让成功的几率更上一层楼,因此这时候把话一说完,也就是淡淡地看着巴航和巴西政府两方,也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还好,大家这都是一些相当懂人事的家伙来参与会议,巴航那边就先一步入套了:“新的项目?难道你们打算进军窄体干线客机领域,这可是好事儿啊,支线客机市场永远没法和干线客机市场相比,联合客机公司有强大的技术能力、资金,又背靠共和国这一巨大的市场,要想成功打入干线客机市场,那可比我们巴航这些小公司容易太多。”
听了巴航的专家一番分析之言后,巴西政府一想就感觉这好像还真有可能是这样的,联合客机公司要是转而去做干线客机市场就相对而言容易太多,那么又现在把这问题拿出来要三方商量,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想要拉上巴西一起做这个项目?
想想现在的巴航工业,好像也正好是同中航西南的关系不错,而且是中航西南还持股巴航工业很大一部分,同巴航工业又有诺斯罗普的美国资本背景当虎皮,要是拉上巴航一起做这个干线客机项目,确实会很有一些作用。
一想到的巴航可以参与到干线客机项目中,而且因为不是主承商的原因,也不会受到干线客机三巨头的围追堵截,这种既可以得到实惠,又不用担太大的风险类项目,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啊!
“愿意,我们当然愿意,只要贵公司参与干线客机的竞争,我们我相信巴航肯定是联合客机公司最忠实的盟友,到时候巴航完全可以当一个合格的部件分包商,我们巴西政府同样也会视情况采购一批飞机作为启动用户,这怎么样?”
你还真别说,这巴航的想法还真的是非常不错,虽然国家挺小、领导人也并不是多么地睿智,反正国家就是各种各样地不行,但是有一点杨辉必须要佩服他们,那就是巴西人想的反正是很好啊!
确实!中航西南现在正开发窄体干线客机,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千里迢迢地把部件分包给巴西这边。
难道是巴西制造的部件质量很好?这个恐怕也并不见得吧;那么是因为巴西制造的部件有成本优势?杨辉可并不认为现在巴西的成本优势能够比共和国来的更好;又或者巴西愿意给项目投入大笔资金,换取一定的项目部件生产的工作?这一点杨辉现在完全是没有看到过,而且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暂时也不缺钱。
也就是说啊,这次巴西政府的的确确是想多了,对此杨辉也是当机立断地将这些问题指了出来:“不不,我想你们双方都想多了,窄体干线客机市场现在被三巨头紧紧把持着,我们中航西南暂时不打算进入这一市场,所以这就让大家失望了。”
一句话说完,杨辉又是变成了一开始笑呵呵地样子,接着又继续:“不过真说起来,你们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猜对了,我们确实是来寻求巴西政府的订单支持,而且只要订单谈妥了之后,同样也是可以把一些生产制造任务放在巴航公司进行生产。你们唯一没有猜对的,应该就是对于我们研制的飞机型号猜测完全错误的,我们这次要研制的是一款军用中型战术运输机。”
此话一出,巴航倒是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巴西政府是第一时间就纠结了,这最近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都是些上门来推销中型军用运输机的,难道是现在全世界都在研发中型运输机。
这里面或者是有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怀着万分的好奇,这也是开口了:“中型运输机?你们要打算研制一款中型运输机的话,这个就需要再好好地研究研究了,之前德国人也有研制中型运输机的打算,而全世界的中型运输机市场就那么大,竞争会很激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