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倒是想要帮,但也不知道能帮到哪里,我先看看你们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再做详细计较。”
而要说这西飞那边的想法,说出来也不觉得搞笑,有的只是深深的无奈:“哎,我们原本是准备将西飞的军用、民用分开来,不过看着样子航空工业部是不会同意这样干,所以我们也就不想这主意了。鉴于德国方面要求c-75项目我方的合作主体改成纯粹的民用产品制造公司,现在就只能是看你们西南科工是不是愿意借给我们西飞一个壳。”
话语中浓浓的伤感就是通电话线都能清楚的感觉到,毕竟是靠西南科工的门脸来做项目,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西飞在明里暗里承认矮了西南科工一头,遥想五前年的西南科工在还如西飞呢,现在……
而这种借西南科工的壳做项目,其实也不是多么难以理解,就可以形象的认为是在搞挂靠。这种事儿在八九十年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九十年代很多的民营企业没有资格参与社会生产,就采用挂靠的方式挂靠在国有企业下面,用国有企业的名头来在外活动。
这种情况这很普遍,但也很不靠谱,挂靠着的产业全部都没有任何的法律承认,唯一的一张来接受挂靠公司的合同也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这靠的就是双方的诚信,靠的是很多私下的活动够不够:比如给国营单位当家人一些好处、股份之类的。
“要采用挂靠的方式吗?西南科工倒是的确可以有成立各种分公司资格,但这问题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说的清楚,具体的情况还是我们双方坐在一起谈吧,正好我明天要到帝都,有事我们都到帝都那边一起解决了。”
对于西飞的这中想法,也是不说没有可能,只要西南科工愿意站出来顶这个雷,自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你要让西南科工站出来顶雷,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关系再好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好好,我们正好也准备到帝都那边去再看看,具体情况我们到了帝都都好商量,反正一定不会让西南科工吃亏。”
挂掉电话,坐在一边思考良久,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冒出来了:西飞到底能给些什么好处呢?西南科工需要在这次中得到些什么好处,甚至是这次的项目中还能不能有些其它办法,比如。
这人他就是这样,一旦思想放开了之后,什么思路就不成任何的问题。想到最后的杨辉甚至有了要借机会把触角伸进民航飞机业务中的打算,要借用这次西飞和魔都飞机厂斗法之机,行渔翁得利之事也并非不可能。
摇摇头,将这些想法先暂时放到一边,开始收拾各种东西下班,明天一大早就要准备起飞。
……
当飞机完成起飞改平之后,这时候的杨辉才有时间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发现旁边都没有坐人,就自己和这次的tu副总两人,这时候可以说一些题外话了,比如……
“哎,对了!我听说tu公司去年完成了t880系列的新一代重载柴油机的研发工作,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啊!”
此话一出,旁边这位tu的副总心里没由的一紧,这家伙一个搞航空工业的怎会知道t-880系列发动机,这可是才完成开发么没几年的新发动机,怎么这么快就曝光了!
又想到这次是来谈项目就是谈的重载柴油机,难道是这些家伙胃太大,871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不成,想到这里,自理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