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看完侧板和鸭式气动布局技术的渊源,杨辉算是清楚了侧板技术和鸭式气动布局两者的联系。也算是明白了上辈子采用侧板技术的cy1验证机为什么是在山鹰教练机基础上重新设计的近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

而不是直接在0611的十号工程飞机上加装侧板来验证侧板技术,无其它原因,还是因为十号工程是采用了中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不能完全反映出侧板技术的全部优点。

想到这里杨辉对0611是不是愿意在十号工程上使用侧板技术有了一些怀疑,毕竟现在看来侧板技术和中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的十号工程八字并不是最和。

忧心忡忡的杨辉对这次在十号工程上面插一脚的计划开始有些担心,表现在脸上就是杨辉开始不住的砸吧嘴巴,眉头紧锁,有很多要好好重新考虑一下的东西。

刘军是杨辉钦点的侧板技术研究组负责人,对侧板技术自然是明白,在和0611合作的过程中,一开始0611对于基地的这个侧板技术也是投入了很大的兴趣。

甚至0611还将十号工程的具体情况向刘军公开,但是最后理论分析出的结果确实让0611有些纠结了,甚至现在0611在侧板技术上的合作力度已经大不如刚开始的时候。

“杨秘书长,情况就是这样,你要我们和0611合作探索鸭式气动布局的和侧板技术结合的,想来你也是知道十号工程的,0611对十号工程的气动布局很早就开始研究,他们对中距离耦合布局这点是很坚决,所以我们后面和0611合作的机会有些……”

技术人员就是这样,他们直观技术不管其它的,该是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管杨辉现在心里的纠结和不甘。

好好的一个侧板技术本来是很不错的一个发明,上辈子研究出来太晚了,生不逢时,这辈子难道又要重走老路不成?

仔细的思考这事到底是该要如何,是继续研究下去,亦或者是……

实在不甘心啊,坐在刘军的办工桌前,杨辉仔细的思考着侧板技术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的活路。

看到杨辉这个平时非常强势、有能力的领导,现在为了侧板技术绞尽脑汁,刘军也难得的安慰两句。

“杨秘书长,这个也没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十号工程那边不适合我们的侧板技术,还有其它的活路,侧板技术又不是一定要在十号工程这棵树上吊死。”

听了刘军的安慰倒是好受了一些,但是想到侧板技术没法运用在十号工程上面,杨辉的一系列后续计划就没法开展。至少十号工程就会重走老路、用十八年时间磨出一剑,在定型装备之时又意味着落后于美国的战机一代。

最主要的是十号工程走上辈子的路线,虽然是最后可以拿出一款优秀的三代机,但是电传系统上面肯定会如上次杨为说的那样:国家电传系统人力物力大量倾斜到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上面,基地的单轴三余度模拟电传增稳没法在八九年之前国产化,以后被卡脖子的滋味那可不好受。

强制要求自己振作起来,继续把侧板技术的技术纲要看完,或许还能从这里面看出一些其它的生路来,如此就将是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