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面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最终给出的结果是,他们也无法确认,需要回去以后问问,明天给你们答复吧。

老常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自己问得太细了,对于他来说,这次就是来捕风捉影的。

至于张逸夫,他“满腹经纶”天下皆知,此时已经无需更多的装逼了,已经进入能不说话便不说话,保护好自己知识产权的地步。

随后其余几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纷纷提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日方面对这些不疼不痒的问题反而回答得极其认真细致,废话连篇,这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很热闹。

所以越大的会就越是这样,只有无聊的问题才能展开热烈的讨论,通常还不会有结果。待这边问的差不多了,短暂的冷场过后,小田切瞄向了张逸夫,干了多年销售且在天朝打拼过的小田切,早早就看出这货才是最难对付的,且中方团队内不管老幼妇孺,对其都很尊敬,绝对是个神秘人物,毕竟连自己的“欧弟”谜题都破解了。

“张处长,您还没有提问,有什么需要翻译的么?”小田切适时问道。

张逸夫想了想,最终摆了摆手:“没有了,我是来学习的。”

不问点儿什么,好像显得太没水平了,但现在的张逸夫已经不需要彰显水平了,进入了言多必失的阶段,他料定一堆人合伙往自己身上扣锅,干脆就别说话了,无欲则刚。

待小田切将张逸夫的原话翻译过去后,对面东电的副总露出了富有亲和力的中年微笑,叽哩咕嘟冲张逸夫说了好多。

小田切翻译如下——

“张处长,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也很感叹于中方的技术水平与建设决心,但很多内容是公司级别的重要事项,我们没有权力在交流中涉及。像刚刚两位专家提出的那些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安全稳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这其中的大多数技术内容,我们也未必完全了解,在此我提出一个对大家都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如果中方有需要,东电完全可以负责中方电厂的设计、施工事宜,甚至在运行中也可以提供技术咨询,还有维护咨询,不知意下如何?”

好么,张逸夫躲了半天也没躲过去,这问题还是砸到他脑袋上了。

一双双眼睛盯着张逸夫,麻烦降临。

张逸夫慢条斯理道:“辛苦转达一下,这件事我们需要回去请示领导,待商议之后才能给出答复。”

“哎!哪里的话么!”一直没怎么发言的欧炜这会儿突然活跃起来,“冀北节能工程,张处长你现在就是牵头人,拿主意的人,回去商量也是咱们商量。我先表态,我这边都跟着张处长的意思走,只为尽快推进工程。”

这话说得多漂亮,你是大哥,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