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州的事情踌躇不前,蓟京可是一日千里。
随着局里与恒电合同的落实,恒电与津隅也落实了。整个二修厂,或者说是“恒电集团电力设备制造厂”终于进入了开工季,全厂紧张起来,能用的设备,能用的人全部上马,吴强统领全局,80多台的省煤器生产要在三个月内落实。就工期要求与生产能力来说,这绝对是个难题,厂里也为此设立了特别奖金,突出贡献班组等等。
往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们,忽然发现此时只要拼的话,竟然可以获得平常的双倍、甚至三倍工资,不少人瞬间来劲儿了。收入竞争在厂里是绝没有过的,都是跟着工龄和级别走,可现在不同了,最最基层的工人,你肯努力,活儿出来了,甚至可以比吴强拿得更多。人们一有竞争意识,一攀比收入,互相促进催化,全厂也都沸腾起来。
当然,光沸腾是不管用的,生疏的工人不少,尤其是焊工这一块,功力并非一朝一夕练成的,就算有老师傅带也要磨练很多年。根据向晓菲的指示,这次省煤器的生产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要培养锻炼队伍,只要有潜力有意向的,一般焊工都可上手,非熟练工也要给他们熟练的机会,不要因为心疼材料就让人一边看着。
由此,很自然地,新手队伍制造了大量的钢铁废品,连车间的初步检验都过不去。
吴强是从艰苦时代过来的,看的心酸,几次找向晓菲反应过,建议让新手多跟老师傅学学再上,向晓菲始终不为所动,甚至亲自上手,将那些“废品”砸烂,堆积在仓库中。
第329章 花式
论到这些废品,虽谈不上暴殄天物,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浪费了,向晓菲表面坚决,心里也疼,可他娘的是张逸夫让她这么干的……张逸夫多次强调,人比什么都值钱,现在厂里有一个吴强那是老天有眼,是撞上了,更多的吴强还是要自己培养出来。
这个培养的过程总是缓慢的,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也就导致恒电的进度相当缓慢。
好在有数百万的预付款进账,足够恒电撑很久。
但这笔钱还是要吐出一部分的,那是要给津隅的。向晓菲并没有拖,按照张逸夫的意思,她不仅痛痛快快吐了,还想方设法去捕捉资金流向。遗憾的是,这笔钱流向相当正常,就是公对公,账目材料也都有,在这方面看来是抓不到什么了,对方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
东方不亮,西方总会亮的。
一位江湖人称“博哥”的男人,带回了新的消息。
博哥这段时间,伪装成一个不存在厂子的销售,往返于各大设计院,客串了一把小设备的销售员,并且依靠多年的江湖经验,迅速与销售员这个队伍打成一片,互通有无,在适当熟悉的程度再有一搭无一搭地打听华北设计院的事情,打听袁铁志其人。
一段时间过后,他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情况出奇地一致。
跟局里有关系的设计院,你就不要去了,没用的,要去不如直接去局里,想办法见到袁处长,他肯赏脸吃一顿饭,也许还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