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管道改良一样?”牛小壮有些跃跃欲试,“达标”这件事同改造一个管道的功绩相比,简直就像是学校兵乓冠军与奥运会的差距。

“比那可要复杂多了。”张逸夫挠头道。

“哈哈,怕什么,有你呢?”

牛大猛看着两个年轻人,面露欣慰的微笑,此等功绩非同小可,如若两个年轻人能在这件大事之中建功立业,也不枉自己的苦心了。

不仅是他们,倘若能通过达标考核,牛大猛自己也将是全华北最成功的电厂厂长,只要勤走动,做足工作,三两年内去上面混到局级,将不再是难事。

局级是个坎,不是那种能平稳混过去的坎,对牛大猛这种基层起来的干部更是如此,想迈过这道坎,必须拼!必须赌!

三年的时间,他终于等到了自己值得下注的人。

第55章 志在必得

周日,张逸夫与牛小壮好好养了一天伤。这一天当然不无聊,有叶青青和王小花送来的水果和照顾,二人的痛苦也变为甜蜜。厂里兄弟们更是排着队的往来于宿舍,称赞二人的壮举,说些“将来电厂的身板儿又硬了”之类的话。

与此同时,全厂同志,尤其是车间的同志,对张逸夫的认可又上了一个台阶。一直以来,知识分子、大学生这类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天上楼阁,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而这一次,竟然为了电厂的脸面跟人动刀子拼命了,这股血性着实得到了工人们的认可,什么叫团结?一起打架就是最紧密的团结了。

张逸夫倒没想这么多,他只暗自庆幸没有留下疤痕,不然以后在圈子里就没法混了!

休息了一整天后,迎来了新的一周,忙碌的一周,完全不用考虑邱凌的一周。

上次安全规范的事情,已经让张逸夫累得半死半活,这次是更大更复杂更关键的事,必须用到“团队”这个概念了。

“达标”这个词的字面意思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其实是难上加难。

全国上千家电厂,其中完成达标的“红旗电厂”不过十几家,全华北不过一家,达标率甚至未达2,凤毛麟角就对了。

而那些成功达标的电厂,在获得瞩目荣誉的同时,全厂工资待遇连涨三级,领导不出一两年通通高升,这实实际际的益处无疑比一面红旗要吸引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