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点好货。”罗恩把手中的小木盒推给他。
“雪茄?”萨克雷当场打开。
“纯正的古巴货。”
“听说最好的雪茄就在古巴。”
“是。”
他放下手里原本夹着的那根,从盒子里重新选了一根。剪了剪,点燃。
“不错,不知道美国人抽不抽这玩意儿。”他表情舒适。
在萨克雷的理解中,如果美国也流行的东西,那就应该不错。
“普通人应该抽不到。”罗恩耸耸肩。
“为什么?”
“古巴雪茄在美国是禁运品。”
萨克雷不懂“禁运品”的含义,罗恩只能给他解释什么叫国际制裁。
“如果商品出不去,人们就赚不到钱,街头就会变得混乱。”
“是,孟买最近也不太平。”罗恩点头。
“孟买的生意都被外邦人抢走了,”说到这个萨克雷就来气,“有天我打开电话黄页,发现上门的富豪很少有马拉地人。
南印度的大老板,叫帕特尔(刹帝利)的最多,其次是沙赫(牧民)。他们不开工厂,只做投机取巧的活,卖酒、开舞厅
没有工厂,马拉地人怎么工作呢?孟买的工厂越来越少,很多马拉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现在孟买城里到处充斥着南印度人、基督徒、锡克教徒、帕西人罗恩,你做的很好,你的工厂是马拉地人的救星。”
这位大佬数落了一圈后,又转回来称赞罗恩为孟买所作出的贡献。
现在光直接受雇于苏尔园区的工人就超过两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马邦本地人。
那一片已经成了孟买最有活力的地区,周边的餐馆、商场、酒吧,一家接一家的冒出来。
据说已经有地产开发商相中那附近的一块地,准备建设面向中产的高级公寓。
苏尔电器的员工待遇名声在外,足以支撑这种高端消费。
萨克雷很乐意见到这种情景,并非他对经济有研究,而是单纯觉得这对马拉地人而言是好事。
“我很喜欢孟买,不过我最近在街头经常听见枪声。”罗恩不得不把歪掉的话题扯回来。
“这里是罪犯的温床,”萨克雷叹气,“想不劳而获的人太多,城市警力严重不足,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警官,来消灭帮派威胁。”
“你有推荐的人选?”萨克雷已经反应过来。
“艾杰.拉尔。”罗恩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那个不懂事的硬骨头?”萨克雷对艾杰还有印象。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收拾黑帮,不是吗?爆炸案就是他负责的,那些牧民没一个能逃脱制裁。
如果换其他警察上去,收了钱,说不定会把杀人犯奉为座上宾。”
“他和帮派没往来?”
“今年光偶遇的就有二十个,各个帮派都有。”罗恩晃了晃脑袋。
“他很有种。”萨克雷欣赏的点点头。
“他现在是副总警监,就职权而言,完全可以主导南孟买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