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机会总会有的。
斩杀的胡骑越来越多,刘道规遵守承诺,一颗胡人头颅换三升粮食,由当地折冲府兑换,折冲督护核对无误后,记下粮草,再由彭城转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年头粮食比钱值钱多了。
三升粮食差不多就是一户人家一天的伙食。
关键魏军是骑着马来的,这年头一匹马的价格更是上了天。
捕获一匹战马,卖给军府,两年衣食无忧。
消息传开之后,非但府兵四处出击,就连百姓也自发组织青壮,截杀胡骑。
这年头不会厮杀,根本无法在北方活下去。
家家户户别的没有,弓刀不缺。
而南下的魏国骑兵,大多都是一些胡人部落,战力并不强。
魏军的伤亡逐渐增大,一开始是几十,后来是百余,再后来,济北豪杰刘该组织当地勇士共七百余众,偷袭了胡人的落脚点,斩杀三百余众,俘虏一百七十人,获战马两百二十一匹。
刘道规当即升刘该为济北郡司马。
跟着出战之人,全部赏田一百亩,有功者另算,战马按照市价折算成粮食,分赏诸军。
“刘该也是北府将领,东平刘氏出身,曾为司马道子故将,桓玄屠戮诸将,北府军逃亡北地。”孟干之很快就摸清了此人的来历。
这年头姓刘的太多了,到处都是,连匈奴人跟着凑热闹。
“这么说他是刘轨的部众?”
“是。”
北府老将,现在还活着的只剩下孙无终和逃亡南燕的刘轨。
“报,拓跋珪亲率七万大军向西,直奔洛阳!”斥候在外禀报。
之前拓跋纥那攻下孟津,打开了洛阳门户。
而洛阳对天下意义重大,魏军拿下洛阳,就能以此为基,与邺城一北一西,夹击中原。
刘道规的压力会更大。
但送去建康的奏表,过去了一个月,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晋室在的时候,朝廷多多少少有些反应,桓玄建立新朝,比晋室更乱,完全没有章法,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称王之前,崇道抑佛,称王之后,又扶持佛门。
提拔上来的人,都是士族高门子弟。
这群人吃喝玩乐尚可,治理国家一窍不通。
朝政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反倒是兄长刘裕送来一封密信,让刘道规稍安勿躁,专心抵御胡人,南面之事有他即可,还说桓玄现在顾不上中原。
刘道规合上信,看他的语气应该有十足把握,否则不会这么自信。
出道以来,他从未失过手。
眼下形势,自己的确也帮不上什么忙,一个拓跋珪就够头痛的了,东面还有慕容德虎视眈眈,一旦自己有扛不住的迹象,他会毫不犹豫扑上来,撕一块肉吃。
刘遵问道:“洛阳还救不救?”
刘道规道:“你慌什么?拓跋珪现在只是屯兵孟津,洛阳不是泥捏的。”
辛恭靖和夏侯宗之两人配合默契,有抵抗姚兴的经验,应该没多少问题。
刘道规反而觉得拓跋珪是围点打援之计,故意攻打洛阳,等待各地援军前去,或者,他是在试探桓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