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254 字 2个月前

作为冲调食品的鼻祖,覃老板当然十分清楚。只不过他看中的不是“芋头糊”这款毫无希望的产品,而是这家工厂能带给“桂南”的隐性价值。覃老板这个初心,对于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他们是绝对意识不到的。

对“快食米粉”覃老板还是另眼相看,有所期待。他觉得这个品项在以后的市场上会有不小的潜力。只是以当前“桂南”的实力,以及当前最紧迫的目标任务,还不可能投入全力,来培育这个新兴市场。

所以,策略便是在市场上的动作可以浅尝辄止,把它作为一款储备品项对待即可。

覃老板对待“江西桂南事业部”的真实意向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了这两家工厂,以及门副总新销司后来的表现。在一阵“锣鼓喧天”造势后,集团便将重点悄然回收到了自己的主业——峤县事业部,工厂中来,对“江西事业部”人,财,物各项资源的投入渐趋归零。

看起来门副总的新销司名存实亡,但他却肩负着一项集团里极少人知道的特殊使命。

制造出一份可以通过上市审核的数据报表。

名义上门副总依然是江西桂南销售公司总经理,但他的岗位并不在各地市场,却和集团财务总监每天埋头在数字报表里。本来就又瘦又小的身体,这几个月,被煎熬的应了那句宋词“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单从这一点上,便可见覃老板用人的高明之处。

上市前企业各项数据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依据,除了需要证券公司的辅导,配合;如何体现,达标要求,还是要看各企业上至老板,财务负责人,以及具体参与人员账务处理的水平了。

门副总是覃老板的心腹之人,对老板的意图领会,操作手法要远远强于丛辉。这才是当初覃老板选择他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