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252 字 2个月前

这个经营策略设想,可以在“桂南集团”无需投入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迅速一生二,二生三,独木甚至可以一夜成林。不得不说覃老板借鉴,学习的能力极强。

每年“两会”后“1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覃老板既深谙其中的核心精神,又因为自己的“代表”身份,了解到许多落后农业大省发展的瓶颈,掣肘方面的内部信息。

曾经有位江西地市,主管乡镇企业的负责人,在“两会”期间特意到广西团住地拜访覃老板。

两个人交流中,负责人对“桂南集团”,长期采购他们当地黑豆作物表示了衷心感谢;同时也透露,在江西有很多县乡,也陆续成长起来很多乡镇企业,他们利用当地盛产芋头,山果特产的建起了许多规模不等的加工厂。

“这些企业有优势,依托产地,又有政策扶持。”负责人对覃老板说“就是走向市场后,产品销路成了大问题。毕竟这些乡镇企业家低头苦干没得说,怎么和市场打交道,到头来个个有劲使不上。最终白忙活一场,即使能存活下来,也都是在苟延残喘。”

负责人希望覃老板能有时间到他们老区去,给这些在商海中“呛水”“迷糊”中的企业领导指导一二。

覃老板当时应邀到这个负责人所在县乡,实地考察过。在看过几家企业后,覃老板最大的感受是如今的乡镇企业,起点要远比他当年创业时,高出不是一星半点儿。

标准厂房,现代化的生产线,更重要的是还有政府优惠贷款的大力倾斜,支持;这些企业最欠缺的就是市场理念,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束缚了他们的提升,发展。

在考察中有两家企业给覃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家是生产芋头糊的企业,一家是制造快食米粉的工厂。

覃老板对这两家企业诊断后,向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芋头糊工厂的产品因为缺乏卖点宣传,加之原料加工粗糙,导致消费者很难认可去重复购买。

快食米粉企业则是因为营销团队过于薄弱,而市场定位又要与“统一”“康师傅”方便面两个霸主正面对决,被打得灰头土脸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