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269 字 2个月前

见朱子顺还是一头雾水,池总笑眯眯的把“乐源”和“制药二厂”,之所以很快达成“双赢”结果的内幕,详详细细说了起来。

转制的第一步,首先是找相关审计单位对工厂资产进行全面评估。池总摇了摇头说:“走个形式罢了。想拿下企业的人,早就提前做好了工作,这里面水分大了去了。”

尽管评估已经把工厂的资产打了对折。制药二厂厂长还是一时无法凑足收购工厂的资金。曹主任提出来,先让厂长以个人名义收购“乐源”公司,股份转让后,再用“乐源”资产向银行贷款,有了贷出来这笔银行资金,就足够他可以完成“私有”大业了。

“咱们‘乐源’公司现有的资产,能从银行贷出多少款来?”秀月街88号楼是公司租用的,东北生产基地朱子顺虽没见过,但听安总说,也不过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工厂。所以他向池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确实,固定资产‘乐源’没多少。”池总说“别忘了,‘乐源’无形资产,专利,评估起来可不得了。”

原来在曹主任筹划好这个方案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已经将“乐源”品牌评定成了全国驰名商标,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资产,被权威单位评估出了一个天价。

“我和曹主任前段时间没少忙活,绿山,省里,北京,老爷子就跑了不知道多少回,该动用的关系都动用了。”池总说“总算把这些事情搞定了。银行方面也打了招呼,二厂厂长那边收购‘乐源’手续一办妥,立马给他放款。他吃下‘制药二厂’的资金富富有余。”

朱子顺在“商专”读了三年书,经济学方面必修课,选修课算起来有二十几门。听了池总这番介绍后,他觉得学校给予他的知识,就是一泡狗屎。社会上真正发生的经济行为,就像制药二厂厂长兼并“乐源”,再套取银行贷款,从而再用国家出的钱,反手将国企揣到自己口袋里。

这番神操作,书本里找不到,编纂教材的那些专家,教授估计听到后也一脸懵逼。

“那已经敲定了,为什么咱们还搞这个‘小年夜春晚’?是不是多此一举了。”朱子顺不明白。

“那是给银行信贷领导脸上贴金的。”池总说“‘乐源’品牌到底值多少钱,银行内部也是有异议的。咱们通过‘小年夜春晚’造势,那些杂音就自然消失了。曹主任考虑问题你看,多严谨,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