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729 字 2个月前

朱子顺点点头,他理解母亲,曲雅对他隐瞒父亲发病的初衷,不想让他在外边工作增加心理负担。

“现在爸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朱子顺问道。

“大夫说爸这种情况就是静养,按时吃药。估计再返校教学是不大可能了。”曲雅说“你回来的正好,下午我要带爸去中医医院,找欧阳主任给看看,能不能抓些中药,调理起来会快些。”

“你说的是咱绿山名医欧阳教授吗?”朱子顺有点儿不敢相信,这位欧阳老中医不仅在绿山,即使省内都是如雷贯耳;名头多得数不清:中医世家,医学院中医系研究生导师,中医医院专家组组长,市政协委员等等。

他的号稀缺的堪比国宝大熊猫。一是很少坐诊,再者即使个月二十天出诊半天,有数的号源没等窗口开启,早早告罄,连职业“黄牛”能抢到手一个号都谢天谢地,谢祖宗八代。

“我们教导主任认识一个学生家长,在中医医院当护士长,费了好大劲才搞来的。”曲雅告诉朱子顺。

曲雅系上围裙,没多大功夫就把三个人的午饭做得。父亲的左手臂还是使不上劲儿,曲雅给他专备了小勺,虽说吃起来慢些,但看得出父亲的胃口还不错。

吃过饭,曲雅便催促朱子顺抓紧时间给父亲更衣,现在他腿脚不灵便,行走迟缓,要提早些时间往中医院赶。好容易有了欧阳主任的号,误了诊损失就大了。

朱子顺,曲雅两个人搀扶着父亲,在路边打了个出租车,便一路直奔中医医院。

在绿山市所有的医院里,中医医院规模最小,院区也只有一栋三层老楼。有意思的是,这所医院却在市民心中有着冰火两个极端的口碑。

一方面欧阳主任很多患者求见不得,另一方面人们又对这家医院其他大夫颇有微词;大病,急病治不了,小病,慢性病,除了每回去,都给你开上雷同的几大包中药外,治疗效果如何,剩下的只能由患者自我感觉了。

所以平时中医医院的就诊患者并不算多。

但今天是欧阳主任出诊,专家门诊前的长凳上,早早坐满了候诊的患者。其中还有许多外地慕欧阳主任大名,不知费了多大周折,才得到这张珍贵的号源,远道求医来的外乡人。

“下午一共二十个号,咱们是十号,正好在中间。”曲雅手拿着那张紧紧攥着的号,对朱子顺说。

朱子顺把父亲安排在长椅上坐下,便和曲雅站在一边候着,静等着门诊护士逐一叫号。

一个多小时后,护士终于喊出了“十号”。朱子顺,曲雅忙搀扶起父亲,走进了专家门诊室。屋内一位六十岁左右,下颌留着白胡子,道骨仙风的老者,自然就应该是欧阳主任了。

朱子顺带父亲进去后,欧阳主任正在和身边四五个学生模样的实习医生,讲解着什么,并没有理会站着两腿不断打软的父亲。

眼看欧阳主任对他学生们的指导,不是三言两语那么简单;朱子顺便将父亲扶到一个小凳上让他坐下来,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