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昏君、昏君啊!

庾进满脸喜色,几乎要溢于言表,他躬身笑道:“陛下圣明,微臣感激涕零,谢陛下隆恩浩荡!”

魏无疾则气得脸色铁青,怒声道:“陛下,万万不可!庾进这老奸巨猾之徒,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对百姓如狼似虎,实乃国之蠹虫,民之祸害。若不除此人,我大宋何谈安宁之日!”

刘坤在一旁缓缓开口,试图缓和气氛:“秦国公所言或许过于严峻了些。”

魏无疾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而今,庾进更是厚颜无耻,竟举荐其侄子出任扬州刺史一职。试想此人一旦上任,岂能不搜刮民脂民膏,荼毒一方,中饱私囊?陛下,切不可让庾进之党羽继续为祸朝纲啊!”

庾进怒火中烧,双目如炬,狠狠地瞪视着魏无疾,胸中愤懑难平,竟一时语塞。他在心底暗骂:魏无疾,你这老朽不死的混账东西,专爱搅扰老子的计划!

刘坤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语气中带着不悦:“秦国公,是朕决定扩建宫殿,修筑园林,是朕急需银两!楚国公不过是替朕排忧解难罢了,他绝非是那种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奸佞之徒。”

魏无疾闻言,连忙劝道:“陛下,还请三思啊!”

刘坤缓缓言道:“秦国公啊,关于庾信此人是否为真才实学,朕以为,唯有亲身试炼,方能水落石出。试想,若庾信真能在其职上大放异彩,那岂不是正好印证了楚国公举贤不避亲的美谈?反之,倘若庾信未能满足朕的期许,届时,秦国公再行弹劾楚国公,无论是说他荐人唯亲,还是识人不明,皆不失为时。如此,方显公允。”

庾进闻言,心中暗自欢喜,连忙附和道:“圣上真是洞察秋毫,明辨是非,臣下佩服之至。”

魏无疾心中的怒火愈燃愈烈,他语气沉重地劝诫道:“陛下,请您务必清醒过来,万万不可再被庾进的谗媚之词所蒙蔽,盲目地投身于那无休止的土木兴建之中,一味地扩建宫殿,营造园林!庾进所鼓吹的那一套虚无缥缈的奢华之念,实则是对人力、财力、物力的一场浩劫,无异于竭泽而渔,让我大宋的国库日渐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呐!”

刘坤闻言,连忙为秦国公辩解道:“陛下,魏大人所言或许有所夸大,秦国公之事,未必就如他描述的那般严峻。”

魏无疾沉声道:“再者,庾进所举荐的那些所谓的‘贤良之士’,哪里觅得半点救世济民之才?分明皆是庾进麾下的心腹爪牙,一群贪得无厌、污名昭著之辈,与庾进自己同流合污,气味相投!他们每到一州一郡,必将那片土地搅得乌烟瘴气,所行之处,无不是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所作所为,皆是祸国殃民的勾当!”

庾进闻言,怒气冲冲地打断道:“秦国公,你简直是一派胡言!”

魏无疾目光如炬,望向高高在上的陛下,言辞恳切:“陛下,您真该醒醒了!若再任由庾进如此肆意妄为…大宋的江山社稷迟早不保啊!”

刘坤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一脸苦楚与愤懑交织,怒气冲冲的模样显而易见。

恰在此时,庾进再也无法遏制心中的羞愤,他对着魏无疾咆哮起来:“魏无疾!我庾进一心为国,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昭!你休要仗着秦国公的身份,位高权重,便在此地胡言乱语,夸大其词,甚至颠倒黑白,无端构陷于我!你这般行径,简直是丧尽天良,彻底辜负了陛下对你的厚望与信赖!”

魏无疾怒火熊熊,脸颊因愤怒而紧绷,泛起一层铁青之色,他猛地向前一步,对着庾进厉声咆哮:“庾进!你这个祸乱朝纲、民怨载道的奸佞之徒!你闭嘴,这里岂容你这等无耻之辈置喙半句!”

庾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急不缓地回应道:“魏无疾,老夫身为大宋尊贵的楚国公,你竟妄言在这大宋的大殿上,老夫无权发言?你这是公然藐视大宋的纲常礼法,还是单纯地无视了陛下的无上威严?”

魏无疾怒火中烧,刹那间脸色铁青,对着庾进咆哮如雷:“庾进,你究竟算哪门子的东西,不过是一条摇尾乞怜的狗罢了!在你这所谓的楚国公身份背后,在老夫眼中,不过就是陛下脚边的一条狗,只会谄媚讨好,一无是处!”

庾进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道:“你这老匹夫,胆敢如此侮辱我,你再说一遍试试!”

魏无疾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与威严:“老夫身为大宋首辅宰相,位极人臣,就连陛下也得对老夫礼让三分。而你,庾进,在老夫面前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存在。老夫若要取你性命,简直易如反掌,就如同捏死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今日,老夫若不给你一个教训,你还真以为自己能在这朝堂之上翻天覆地了!”

实则,魏无疾的心田深处,始终蛰伏着一个难以名状的误区,那便是他于刘坤心中所占的分量,以及刘坤对他持有的观感。往昔,刘坤身为广陵王之时,对魏无疾确是言听计从,倍加信赖,这份君臣间的默契与倚重,犹如磐石般稳固。然而,自刘坤登基为帝,那份曾经无间的亲密,却在不经意间,悄然萌生了难以捉摸的变迁……

忆往昔,刘坤尚为亲王之日,既非储君之位,亦非父皇心头之好,周遭更是强敌环伺,劲敌林立。在这般逆境之中,刘坤与魏无疾的携手并进,更显弥足珍贵。

魏无疾在刘坤的格外器重之下,内心的权力之火熊熊燃烧,他大包大揽,无所不管,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刘坤诸多至关重要的决策与布局。

然而,待到刘坤成功登上皇位之后,他便自鸣得意,以为大业已成,天下已然安定,自己可以安享太平,高枕而卧了。于是,刘坤迅速沉沦,堕入了他那纸醉金迷的世界,与庾进这等奸佞之徒一拍即合,犹如昏君与奸臣联袂上演的一场热闹非常的双簧戏……

在那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下,魏无疾仍旧凭借着往昔刘坤对他的深重信赖,时时摆出一副首辅大臣的高傲姿态,气焰嚣张,非但对刘坤心存轻视,还公然与刘坤那与生俱来的享乐天性背道而驰。此番行径,无疑如同锋利之刃,深深触动了刘坤那敏感的神经,激起层层波澜……

古往今来,伴君如伴虎,共赴患难之时易,同享安乐之日难。皆因帝王在逐鹿天下之际,不得不倚重那些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材,以开疆辟土,奠定基业。然而,待到江山稳固,龙椅坐定,对那些功勋卓著、光芒四射的大臣,君王心中往往会无端生出万千猜忌,如同暗夜中的荆棘,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