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之迟速,药材之老嫩,交媾之终始,胎仙之变化,又不可不知也。知此,则读群仙珠玉,廓然一悟,恍然释然,如蕙兰之正春风,似梧桐之乍秋雨,似松林之夜雪,似竹径之夕阳,此
金丹之味也。澹然如春空之白云,皎然如秋潭之素月,冥然如婴儿之未孩,晦然如耆叟之欲耄,此金丹之得处也。金丹如此修炼,药物如此采取,水火如此运用,丹道如是而交结,如是而成
就也。群仙珠玉一帙,古今所未有也。胡胎仙何如人,弃儒拔俗之夫,未委其仙与否也,其命意如此,亦古人也。”笔锋一转,乃是耶律青锋逐字逐句地解释,其后又颇有感慨,写道:“删
节之《八脉心法》,虽有入门筑基之术,其实是高楼抽梯,空在二楼迎风睥睨罢了。武功高者修习,或能临高蹬远,但逢造诣不深者,倘若强行练习,无异于猛药下于久患,烈火焚于冰木,
贻害无穷。纵能勉强,武功卓绝,其身体已大受损害,诚不可取也。”
陈天识心惊肉跳,叹道:“所谓世传《八脉》的入门筑基之法,原来是空玄楼阁,凶险无比,真正楼梯,早已因为急功近利,已然被删除。”又将《白先生金丹图》大声朗诵几遍,默记于心
,细读耶律青锋为之的详细注释,笑道:“楼梯就在这里了。”待一切熟忒,于是盘跌打坐,按捺杂念,凝神静息,依法修行,那丹田内息依旧顺延诸穴下行上溯,到得“膻中”穴时,依旧
不前,若有阻碍。不过不似以前那般凝滞难受,闯冲数次不成,自行渐渐散去,再稍稍导引,归入丹田,气息融融,颇为舒适,四肢百骸皆精神有力。
陈天识大喜,道:“这耶律先生虽是辽人,非也,非也,他祖上也是汉民北迁,果真是个博学广闻的大才之士。”
他初从南毕远学习“卧睡”、“坐睡”之法,不觉习得道家正宗内功,虽然粗浅,但基础扎实,后被困药屋,再修习《八脉心法》,本不能顺利锻炼,偏偏又逢上“毒砂掌”杨怀厄,屡屡替
他舒畅经络,反倒有所进步。如今得到耶律青锋遗物,受其遗惠,不仅看得真正的《八脉心法》全本,即那《指玄篇》,且字里行间皆有心血注释,哪里行意,哪里吐纳,何时导引云云,莫
不一清二楚,指点有加,自然事半功倍。不知不觉,半月过去,陈天识功力大有精进。
岁月如梭,又一日,正午之时,陈天识采摘疏果,便用这室内的粗糙厨具简单整备一顿,填塞肚腹之后,在外面平台悠闲散步一番,心想:“此刻天气大好,我何必在石室之中修炼,便坐在
这外面,纳日乘风,不也是极好么?”心念如是,盘膝坐下,稍时便进入无我无妄,百念俱消之境界,运息数次,耳中若有轰鸣之声,感觉“膻中”蓦然通畅,那气息滚滚泄下,过“鸠尾”
、“中脘”,归入丹田,腹中若有万马奔腾,烫熨不止,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陈天识大喜过望,又觉得双手掌心隐约膨胀,“劳宫”之穴若有气流涌出,渐渐滞涨,急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