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战区发展规划(上)

划分完地盘之后,便是武器装备以及其他战略物资的分配,这事儿事先虽然没有约定,但是傅宜生还是很讲究的,并没有要求平均分配,毕竟他这次一共才出动了三万多人打包头,而马铮所部却出动了八万余人。

在兵力上完全不对等!

更为重要的是,就整个攻城战而言,贡献最大的还是马铮所部。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如果强行要求双方平分战利品,那显然是不地道的。

因此,傅宜生最终提出按部队的兵力进行等比例分配。

对此马铮自然没有意见,随后双方最终决定按照三比一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些琐事硬生生耗费了马铮等人三天的时间,当傅宜生所部撤离包头城的时候,已经是4月26日了。

送走第八战区的部队之后,马铮便开始着手处理后续的事情。

毕竟眼下不同往日,以前他们就是一群没有固定地盘的部队,只能躲在暗处,打不过可以跑,在日伪军眼里就是流寇马匪。

但是现在部队不但有了稳固的地盘,而且也有了国民政府的承认,总不能像以前那样吧。

所以,马铮决定对部队今后的发展进行一番长期规划,而这个规划将立足于晋绥察现有的地盘。

关于根据地建设以及部队的发展规划,马铮之前就曾详细的考虑过,并写了一些设想。

但是这些设想都是比较凌乱的,并没有完整的计划。

而现在马铮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计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可行的计划,并拿到会议上与众将领商讨。

经过几天日夜加班的撰写,终于在4月底的时候,这份日后影响了晋绥察地区几十年的文件新鲜出炉了。

这份被马铮命名为《五省战区发展纲要》的战略性文件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为五省战区政治建设纲要,第二篇为五省战区经济发展纲要,第三篇为五省战区军事发展纲要,第四篇为五省战区科教文卫发展纲要,每一篇都对日后根据地建设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可见对于一个国家以及一个团体来说,政治是最为重要的。

之前部队都是在打仗,也没有什么稳固的地盘,因此政治这玩意儿根本就谈不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部队接下来将会对至少四十多个县区进行管理,就面积而言比两个日本还要多,不说政治能行吗?

更为重要的是,眼下马铮所部占领的地盘大多数是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之前多为沦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