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论对错师门辩法

()“说到底,你们打架、争吵、破坏,都源于一个原因。”知间继续道:“那就是不恤同门。”

“不恤同门?”里面的小家伙一个个都十分茫然,不知做何解。

“因为对同门没有恤己之心,所以不恤同门,自然不恤同门之物,所以你们到了临渊阁肆意破坏;不睬同门之言,因此反而对同门恶语相加;不思同门之源,才会有同门异宗之分;不惜同门身体,才会不分寡众强弱互相大打出手……这些说具体了,是你们不恤同门,说宽泛了,是你们没有恤人之心,心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既难以在武学修为上进展,也难以在道法上精进。”

知间看到长白恍然点头:“还有你!你们这些弟子中,和长白一样没闹事无故挨了打,还被罚禁闭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但是,你们虽然没有犯错,看似无辜,但仍然是有错。”

长白很是不解:“没犯错也有错?为什么?”

“有一种错叫‘无妄之过’,皆是因为这中间有某种联系。”知间道:“而你们的无妄之过,就是因为你们和他们是同门。虽然你们分属五宗弟子,但终归是一脉同源,一门中人,所以自然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打架生事的弟子固然有错,但是因为他们有错,自然你们也是有错的,所以要一并受罚。”

“这是什么道理?”长生嘟囔道:“这么推论,那知间师兄、知闲师兄,甚至是师叔、掌门师叔,都该一并和我们关在这里,毕竟是一门师徒……”

知间笑了笑:“我们可不是因为你们而受罚了?掌门师叔动怒,还要日日查你们的悔过书,其他师叔也被掌门训斥思过,至于我们……则要每日多做你们的饭菜还要给你安排分发、洗涮,这些事……如果你们不犯过错,我们本不用做的。”

里面的人一时鸦雀无声,沉默了一会儿,中间有个女弟子道:“知间师兄,我们这回写悔过书的话,掌门是不是就能满意了?”

“你们先写了我看看,若不妥,我帮你改正。”

知闲和知间离开的时候,知间手里忏悔书写的满满当当。知闲推着小车道:“你现在帮他们,未必就是帮他们。”

知间道:“师兄,我知道你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我想着,那些师弟们的本意就不是为了悟道来的,都是为了我门高妙精深武学。既然如此,何必用这些玄妙不可言的道理,弄得他们晕头转向?”

知闲道:“虽然世人大多有相同经历,但经历时的体悟各不相同。师弟今日这番话,虽是不虞,但他们一旦有了指引,就难以再深入理会,认知便会停于所教,而流于肤浅了。”

知间道:“可是他们并不是为了悟道,只是为了习武,没必要让他们绕来绕去还绕不明白。直接了当告诉他们岂不省心省力?就因为咱们磨炼弟子心性,让弟子们不胜其烦,每每招来弟子,总有中途辍学离去的,真真是吃力不讨好!再说如今举国安康太平,繁华盛世,人们都心浮气躁的,就愿意但凡做了什么就得立即见到成效,谁愿意整日琢磨一些枯燥的道理?”

知闲道:“正因为人们都心浮气躁,更应该沉心悟道。”

知间道:“咱门派越来越没落了,等到这江湖上在没有‘无为’这一门派,还怎么教人悟道?生存、发扬才是紧要事!就说那一向标榜‘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中庸阁,近年来,也没有再让弟子们成天地去‘格物’、去‘力行’了。咱们上回去太湖,你看那人,乌泱乌泱的,哪像咱们无为山和不善渊,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