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父皇,儿臣画的这不是怪物啊!”胡亥公子撇撇嘴,辩解道,“儿臣画的这是赵高赵老师!”
嬴政不禁愕然:“你为什么把自己的老师画成这样?”
胡亥公子嘻嘻笑道:“赵老师老啰嗦了,成天给儿臣‘韩非子曰’‘韩非子曰’。碰巧望夷宫的水池里养着几只王八,儿臣一时兴起,便如此画啰。”
韩非为荀子大师得意弟子,所著《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最为嬴政赏识。秦国又推崇法家治国,《韩非子》俨然便成为了秦国第一圣经。赵高奉命为胡亥
老师,便以传授《韩非子》为主。
“你不喜欢赵老师?”嬴政道,“那朕再给你换一位新的老师。”
“不换不换,”胡亥公子摇摇头,“赵老师虽然啰嗦,但人还是挺有趣的。父皇若是换了他,儿臣就会失了许多乐趣。”
“胡亥公子,您要的小马到了——”远处遥遥响起了宫人的吆喝。
胡亥公子闻声大喜,立即挣脱了父皇的怀抱,循着声源处飞奔而去,倒似乎忘记了还有嬴政的存在。
蒙毅看着胡亥飞奔的身影,笑道:“胡亥公子天真无邪,好生快乐。”
这时候,紫蕊夫人才领着一大帮宫娥太监前来迎接皇帝大驾。他们惶恐局促地叩拜行礼,唯恐怠慢了天子威仪。
紫蕊夫人望着嬴政,眼中秋波流转,盈盈似秋水。“陛下若是要在望夷宫过夜,妾马上安排人手去收拾一下…”
“不必了,朕还有国事处理,不便多留。”嬴政摆摆手,便转身离开了望夷宫,重新起驾返回咸阳宫。
颠簸摆荡的车舆中,嬴政正襟而坐。“关于立储一事,你有何见解?”
蒙毅精神一振,激动地道:“关于册立王储,历代皆以先嫡后庶、先长后幼为次序。长公子扶苏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颇有尧王舜帝之遗风。所以,臣以为扶苏公子为不二人选!”
人人都言扶苏好,朕为其父,岂不比尔等更了解他!嬴政心头微感不悦。他很喜欢扶苏,也很讨厌扶苏;喜欢到骨子里,可也讨厌到骨子里。
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但偏偏热衷于儒家那一套,与秦国法家治国的国情根本格格不入。为此他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嬴政并不信任儒生,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坐而论道,不干实事,若让他们执掌秦国政权,势必会空谈误国。
嬴政心中念头转了许久,才道:“蒙卿,若朕将少子胡亥立为太子,让他来继承大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