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吴三将

东吴三将

东吴都城建业太初宫中

不妥?

陆议一言震惊四座!

这不是你上大将军之前定下的决策么?怎么如今变成不妥了?

连孙权也忍不住发问:“伯言为何前后矛盾呢?其中必有深意,请伯言教朕。”

陆议连忙下跪磕头,起身说道:“陛下天资聪颖,臣愚钝,何以言教?只不过臣私下揣测,为将者,应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此一时,彼一时也。”

孙权越发好奇,问道:“此话怎讲,何谓此时,何谓彼时呢?”

陆议低头略一沉思,伸出左手说道:“蜀汉丢失虎牢关,曹魏大军压境,是为彼时。当时魏强蜀弱,我东吴与蜀汉唇亡齿寒,不可不救,我军可依据形式采取行动。上者,蜀军在洛阳侥幸得胜,我军可趁势攻取襄阳、寿春。中者,蜀军败退回西川,我军可佯攻牵制魏军,使其不敢攻蜀。下者,魏军攻入川中,蜀汉灭亡难以扭转,我军也有瓜分蜀地之计。”

一番话听的孙权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伯言彼时计策精妙,颇利于我东吴。那么,此时又是如何?”

陆议微微叹息,伸出右手继续说道:“不料蜀汉居然大胜,全歼曹睿大军,诸葛亮真乃神人。如今,蜀军节节胜利,魏军败退撤出中原,已经是蜀强魏弱之态,这是此时。当此之时,我军如果再出兵攻魏,便是除弱助强。一旦我们攻下襄阳和寿春,便是直接与蜀汉在中原接壤,我军欲再进一步怕是不能够,吴蜀两国的决战将要提前到来!这便是此一时,彼一时。换言之,攻魏之后便是攻蜀。兵法云,谋定而后动,我军既无与挟大胜之威的蜀军开战的准备,也无与之作战必胜的策略,一旦交战,实在是胜负难料。如果妄图在侥幸中获胜,这不是智者所为,所以臣窃为陛下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