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激辩
东吴都城建业太初宫中
孙权鼎盛时期,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如今时过境迁,不少文武重臣如周瑜、鲁肃、吕蒙、程普、韩当、甘宁、凌统等纷纷逝去,但此时东吴朝廷,仍有一批贤臣良将,让人不敢小视。
文臣之首为江东之望、辅吴将军张昭、另有丞相顾雍、大将军诸葛瑾、太常潘俊、卫尉严畯、侍中阚泽、太子太傅吾粲、尚书仆射薛综等。
武将之首当属上大将军、东吴之柱、昭侯陆议,另有车骑将军朱然、骠骑将军步骘、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镇北将军孙韶、安南将军吕岱、平南将军丁奉、奋威将军张承、抚越将军诸葛恪等。
时人说吴国以张昭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等以为股肱,有朱然、朱桓等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遂成鼎足之势。
但孙权性格多猜忌,果于杀戮,又勇而好斗,自从
曹操逝世,丕、叡继世,孙权以为中原有可图之机,便屡屡北伐。可是东吴以水军居多,不善于陆战,加上东吴特殊的私兵部曲制,众将并不愿意死战消耗实力,所以往往自保防御有余,而攻城拔寨屡屡失利。
可是如今正直魏蜀大战的绝好时机,东吴绝对不会坐观其变了。
朝堂上。
除了车骑将军朱然、骠骑将军步骘、安南将军吕岱、太常潘俊镇守荆州西陵前线,镇北将军孙韶、奋威将军张承在北部边境防御曹魏、抚越将军诸葛恪在南方平定山越之外,东吴的文武重臣齐聚一堂,这其中包括刚刚归来述职的上大将军陆议和太子孙登。
当张昭宣布前线魏蜀交战结果后,朝堂上瞬间仿佛炸开锅,众人和孙权初得知消息时一样,震惊不已。尤其是几位当初看衰蜀汉,力主乘机图谋西川的主战派如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等,更是惊地说不出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