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魏延
诸葛亮让姜维起身坐好,又问道:“伯约来找我,可是为了日前商议洛阳守战之事?”
“正是,我怕迁延日久,贻误战机。我还是那句话,洛阳绝不可弃!只是坚守也须有计可依,魏军逼近,只设疑兵,非万全之策,怕是拖不了几日。瞒得过曹睿,也瞒不过刘晔等人,还请丞相速速定计。”姜维抱拳回答。
“伯约前来,应该不止如此,我料胸中已有对策。”诸葛亮微笑地看着姜维。
姜维略微一迟疑,突然跪倒在地,说道:“我思虑再三,只有有一计可为上策!”
“何计?”
“请丞相纳魏延之计,兵出轘辕关,直取许昌!”姜维直起身子,目光坚定地望着诸葛亮。
“这......”
姜维知道诸葛亮有所顾忌,继续说道:“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我闻古之成大事者,无不置之死地而后生,历经艰险而成功。
如今我军危急,如果一味求稳,不仅毫无胜算,之前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次战争的胜负,看的就是三军的勇气和斗志!
请丞相以正兵迎战魏军,再辅以奇兵偷袭其后。魏军料不到我军敢出动出击,必定进退无措,我军则可反客为主,前后夹击敌军,大事可定!”
诸葛亮仍在犹豫,心知姜维其人,和魏延一样,有胆略好奇谋,好在姜维相比魏延更稳重,日后可好好调教。
不过此时此景,他二人英雄所见略同,可见确是妙计。只是西北尚未明朗,如果蒲津渡口失守,别说洛阳,整个西北都难以保住,实在是难以腾出手来全
力应战。
姜维还想说什么,忽然营外一卫士欢喜地跑进营帐,大喊:“禀告丞相,霍弋、黄崇将军令人前来报捷,蒲津关渡口大胜!两位将军斩杀敌将,大败魏军!”
“天佑大汉啊!”诸葛亮高兴地坐起身来,心情大好,不觉病都好了大半。“真是少年出英雄,我大汉后继有望了!传令有司上奏陛下,嘉奖霍弋、黄崇等有功将士。再令他们切勿轻敌,继续坚守,谨防魏军再犯!”
姜维乘机说道:“真是可喜可贺,如此丞相已无后顾之忧,可坚守洛阳迎战魏军,请丞相纳魏延之计!”
诸葛亮一听又紧锁眉头,盯着姜维看了半天,突然目光坚毅地说:“好,就依伯约之言!来人啊,速传魏延来见!”
片刻后,头戴枷锁,身着囚服的魏延出现在诸葛
亮大帐内。
诸葛亮命人去掉枷锁,赐座和酒食于魏延,然后屏退左右。魏延坐下,并不言语,抱拳致谢。
诸葛亮笑着说:“魏将军,请。”
魏延望着眼前的酒食,镇定地笑道:“这是送行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