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章民智格局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2025 字 9个月前

记得后世网上就有人提出对和尚进行考试,比如色即是空这一条,不让他们答经文,而是弄个裸体美女出现在他们面前,凡是有反应的,一律开除。李易估计这样考剩不下几个。因为性倒错和有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嘛。

不过比较来比较去,李易还是决定,给显通寺那帮和尚一个机会。

显通寺那帮大和尚,下大力气投资到他身上

,图谋的事情李易很清楚。就是这传教权。

李易很佩服这帮老和尚。想当年,他自己就对未来一片懵懂,那帮和尚好像已经笃定他会大权在握,掌控江山。不过好像这些和尚也知道他不好控制,才用了种种怀柔手段,送钱送人,弄得李易欠了老大人情,没法还清。现在把这北方对他们开放,总算是可以偿还人情债了。

不过李易还是决定,要给和尚一个年龄限制。50岁好像过于苛刻,那就45岁好了。没到年龄的,只能做见习和尚,住在寺外,有了大错误,立刻赶回家。避免遗羞佛门。至于尼姑,暂时还是敬谢不敏吧。

路边的那个老人,永远不知道他的简单几句话,让李易浮想联翩,最终确定把佛教引入北方。

李易对于宗教真的很谨慎。

现在整个欧洲,都在为谁的主更正统而打仗,这仗还要持续30年。十字军东征的血腥200年

就不说了,仅仅欧洲这30年战争,死去的人口,就比任何天灾大得多。

佛教以和为贵,导人向善的宗旨还是不错的。起码在历史上,没有酿出什么大乱。也没有争夺世俗权力。自己再严加规范,估计也就差强人意了。

马上东林领袖高攀龙也要来了。让北方形成儒家思想为核心,佛教教化为辅助的格局,在李易的心中搫画已定。

不过即使是儒教,李易也决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起码“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为子纲,父令子亡子不能不亡”那一套三纲的东西,就应该去掉。虽然这些东西对自己当皇帝有用,可是自己并不想当什么劳什子皇帝,那还搞那一套干什么。

高攀龙是聪明人。在岳麓书院几天长谈,已经领悟了他的思想。决定传播删节版的儒教了。这就

叫与时俱进。

那无名老人一些话,让李易确定了开启民智的格局,那就是一报两教三院。

一报,当然是报纸放在首位。这是宣传喉舌。不和谐的声音可以有,一定要起恰到好处的烘托出正能量的作用。不然就坚决取缔,毫不手软。

任何时代,总有一些人,看不到光明,总是满眼黑暗。那就让他们沉浸在黑暗里吧。不要蹦出来感染别人。

倡导科学,倡导文艺,主张正义,紧跟形势。这才是媒体该做的事。

两教当然是儒教和佛教。

三院是科学院、工学院、黄浦军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不仅有上海南京的本校区,分校还要发展到各省。

计议已定,李易只觉得心下一敞,顿感天高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