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燃眉之急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2043 字 9个月前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隔水相望,南部和河南省为邻,正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大运河正从此经过。

正因为聊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周云泉才把他的中军帐,设在这里。

聊城地势较高,受黄河凌汛冲击并不大,不过聊城逃荒的人很多。这是因为聊城这两年的两大难处不可解。

其一是蝗虫过境。

不知怎么,连续几年,蝗灾特别厉害。好好的庄稼,一夜间就可能被蝗虫扫荡一空,最让百姓欲哭无泪。

其二是灾民过境。

几省交汇的地方,就是后世,也是治安很难监管的地方,更不用说这个时代。

这些过境的灾民,不管是地里的玉米还是地

瓜花生,只要能吃的,逮什么吃什么,看都看不住。

圣人说:“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渴死不饮盗泉之水”。这样高尚节操,估计都是圣人肚皮撑得溜圆时候说的。

这些灾民哪管这些,能糊口活命是第一位的。

这就坑了聊城百姓。结果,聊城虽然灾情不重,结果却成了十室九空,生活最惨的地方。就是当地官府也几乎名存实亡,对地方的控制力几近于零。

李易离聊城越近,发觉百姓越守规矩。许多短衣箭袖,面貌狞恶的江湖人物不停的吆三喝四,穿插在百姓中。有不听话的,上去就拳打脚踢,或者鞭子伺候。百姓见这些人走过来,立刻低下头,瑟缩在一边。

这些江湖好汉和街上恶狗相似。普通人想不被狗咬,第一就是不看那条狗,否则和狗对上眼,就有好受的了。

间或还有身披斗篷的人物,那些普通江湖好

汉见了这些人物,就立刻变了脸色,恭敬起来。

李易知道,这些人,就是民兵各级领导。

离聊城近了,远远的,就看见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面绣了一个斗大的“闯”字。

再走得近了,一个身披红色斗篷的壮汉迎了过来,远远的就行礼道:“司令大驾光临,我们第一师不胜荣幸。”原来,正是高迎祥。

李胜勇走上前,用力捶了高迎祥一下。

高迎祥咧嘴道:“轻点轻点,都文明人,你咋暴力倾向这样重呢。”

李胜勇道:“你个马贼,还有脸和我说暴力?不过还别说,你这斗篷一披,人模人样的,都快认不出来你了。”

高迎祥道:“还不是周司令的命令,要求师长穿红色斗篷,团长穿黑色斗篷。方便人们认记。”

李胜勇道:“那军长呢?”

高迎祥笑道:“军长以上,当然是红得发紫,就穿紫色斗篷了。”

李易道:“你的第一师可是排头兵,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