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章出卖水师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2323 字 9个月前

崔景荣挂印逃出京师,直接就来到了这上海县,隐居起来。等崔芸这些大队人马到来,安全有了保障,才重新出面。

李肱到了上海,找到李汝华和崔芸,立刻受到了重用。李肱为人精明,精通律法,为人圆滑有手段,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晚李易给李鋕接风,几个原来同殿之臣,开怀畅饮。

李鋕在京师,只觉得天下灰暗无望,待得到了上海,又觉得华夏前途无量,这心理反差,也让他

极其兴奋,当晚真是酒到杯干,宾主尽欢。

次日,崔芸公布了保险单销售方案:本次保险单共1600份,每份保险单2500名灾民,每人可获得安南土地10亩,每单价格白银4万两。

早在京师,保险公司就制定了保险公司的保单金额,第二年起减半收取的政策。

其实这些商人都明白,保险公司实际在变相收取土地税。可是开荒团完全没有别的苛捐杂税,仅仅这一项保险费,那收的费用还真不算高。再说,人家开荒团还保证了你的收成呢。虽然开荒团保证的产量很低,低到几乎不用担心赔付什么,不过万一有什么旱涝绝收呢?保险公司还是给了一份旱涝保收的保证。这些买地的商人真心的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本次移民福建占200万,广东占200万,中标者直接随开荒团船队,到当地府衙领人即可。保险单销售日期:八月十八日。

每天守在保险公司门口的商人立刻炸了营,赶紧呼朋唤友,准备出手了。保险单销售方案终于出

台了,只是灾民限制在广东、福建两省。那无所谓,下面的事情就是拼手气了。

当天李鋕也押解1000万两白银返回京师复命。看着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李易随手就支付了,李鋕虽然知道李易有钱,不过还是感叹了好一阵。大明一分钱憋倒英雄汉,李易这边钱堆成了堆。

别说,处理掉大明的许多负资产,让大明逐渐缓口气,也不错。正好李易是个大财主,不然再多的资产,卖给谁去?

当天,李胜水接来了辽东的李胜智师和李胜仁率领的军官教导团和两个新兵团。

李易到上海后,查看了上海城的建设规模,很是满意。但是,崔芸这些人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居然有1000多有功名的各地才俊,要求加入开荒团,投笔从戎参军!

这个怎么解?肯定不能把这些人等同一般战士。等李易到来,报告给李易后,李易立刻接见了这些热血的青年知识分子。并当场决定,成立军校,让

这些知识分子受训后,合格者成为军队的军官。而且,以后自己要亲自任这军校校长,亲自授课,课程也由自己亲自拟定。

一下子这些知识分子都觉得千辛万苦赶到上海值了。能成为开荒团司令的亲传弟子,还有什么说的。

李易宣布,先建校舍。校址就定在黄浦江口。

这些准学生爆发了极大的热情,每天和建筑工人一起搬砖垒墙,修建宿舍,平整操场,完全放弃了知识分子的架子。人家司令都没架子,自己还端什么架子?再说,以后自己要成为军人了,还皮娇肉嫩的,不是找人家笑话?干点儿活也是一个锻炼。

李易同时紧急调李胜仁和山西老营军官教导团一起赶赴上海。山西老营只留王林一个团继续招兵。

李胜仁得了调令,立刻率领两个新兵团,和军官教导团一起兵出西口,赶到营口,和李胜智师一

起,到了上海。

几乎前脚后脚,李胜礼也接到李易的调令,从向阳大院,带着20名教师赶到了上海。

当天,李易和李胜仁、李胜礼一起研究半晌,决定在黄浦江右岸,和上海国际贸易城隔江相望,成立黄浦军校。由李易亲自出任校长。李胜仁任副校长,兼军事部主任。李胜礼任文化部主任。

同时成立中华联邦干部学院,招收学生,专门培训开荒团各地需要的基层干部。李胜礼兼任干部学院院长。校址紧邻黄浦军校。

从此以后,千千万万军官走出黄浦军校,把开荒团战旗插向了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官吏走出干部学院,接管这些军官打下的地盘,让许多后世历史学家感叹:整个十七世纪,就是这两个学校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