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斗法愈烈燕胜一筹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39 字 9个月前

燕军已修整了近半年之后,终于又再一次有了新的动作。此前拿下荥阳,相当于掌握住了洛阳东边的门户,洛阳早晚都会是燕国的囊中之物。

然而慕容恪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洛阳而已,他要的是整个天下,首先当然要夺下整个河南,完全成为中原之主。

鉴于之前吕护攻洛阳失败的前例,慕容恪决心先将一切可以支援洛阳的河南诸郡县提前拿下,再率兵攻打无援可恃的洛阳城。

于是慕容恪令镇南将军慕容尘率兵伺机攻打陈留太守袁坡,以备进一步略地河南。

这慕容尘率部驻守在许昌,接到慕容恪军令之后,当即率众奔赴陈留,想要速战速决,拿下陈留这个战略要地。

慕容尘率部往陈留而去,由于现在河南交战激烈,燕晋哨骑从未有过片刻休息,时刻注意着各地的兵马的动向,故而在慕容尘部众还未到陈留城下,袁披便得到了消息。

袁披得知慕容尘帅大军而来,当即有些乱了

手脚,他手上的兵丁在数量上虽然可观,但是却有很多是才招纳的新兵,并不一定具有和燕军对抗的实力。

于是袁披召集帐下将士商议道:“如今慕容尘帅兵来攻,诸将有何对策?”

一人出列道:“燕兵精锐,而我军兵杂,恐不能久支,末将以为当向临境求援,合兵御敌,则可保境内无虞。”

袁披道:“求援之事,我已经向四方派出使者,请求援兵。但燕兵将至,而援兵之期未知,当务之急,要在御敌,诸将可有御敌之策?”

一人道:“末将以为,我等坐而待劳,只需拖延时日,待援兵一到,燕兵自然就退了。”

又一人道:“陈留几经战乱,城防早已不牢,实不足恃,若坐而待燕兵攻城,则败局已定,援来无救。以末将愚见,不若选精兵数千,与之交战于长平,则敌不知我虚实,必不敢轻动。”

袁披闻言,心想此人说得甚有道理,陈留乃是四战之地,要想硬守,凭他手中这点兵力,实在难以支撑多久。而若是一改常态,主动出击,给燕军造成兵力雄厚的假象,那么也许可以得到出奇不意的效

果。

——所谓“兵者,诡道也。”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冒险,但是能蒙蔽敌人的判断,往往能够反败为胜,在这生死关头,与其引颈待戮,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袁披道:“好,此议甚好,本将决定亲帅陈留精兵,前往长平迎敌。”

袁披话音一落,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建言之人,而愁的人却担心此去有去无回。

他们虽然想要出言劝阻,却又想不到更好的应对策略,只得听命下去集结军队。

很快,便集结了三千多兵马,而这已经算是陈留所有的有一战之力的精兵了。这次虽说是疑兵之计,但也可算是最后一搏了,若是援军不到,那么陈留将因无人守卫,沦为燕国领土。

袁披相信临境将军不会坐视陈留沦陷,只要他能拖延住时间,那么他们肯定会派兵支援的。

袁披亲帅兵马前往长平,等着与燕军一战。

而另一边的慕容尘派出的斥候也查探到了袁披大军动向,回营禀报道:“报,晋军有数千兵马集结长平。”

慕容尘闻报后,不禁开始思索起来,这长平乃是去陈留必经之路,而现在晋军到长平驻扎,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与他交战,亦或是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慕容尘不知道,他还不敢妄加揣测,他需要更多的情报,慕容尘问道:“这股晋军从何而来,领军者何人?”

那斥候回道:“小的望见军中皆挂袁字旗,想是陈留太师袁披领军。”

慕容尘这下更加怀疑了,心想这次进攻陈留,乃是得知陈留防守不足,才亲帅大军而来,而现在袁披竟然率军迎战,是不是陈留已经兵精粮足了?

若真是这样,那他此行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呢!慕容尘心中已经开始打了退堂鼓,他和慕容恪一样,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但现在率兵出征,若是尚未遇敌,便撤军而回,对大军士气定然是大为不利。

两军交战,士气胜者往往胜,慕容尘当然不会做挫败自己军中士气的傻事。慕容尘道:“再探。”

等斥候闻言离去,慕容尘下令军中道:“传令军中,驰赴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