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何尝没试过点起三柱清香,低下头以最肃穆最纯净的心企盼著。
谁知世界上根本没有神。
“我们就是自己的神。你管那些傻屄?有空管她不如管你自己的修行。”
汪浩轻哼一声:
“个人造业个人担,白心琪给阿鬼吓吓也好。”
“刚刚那堆手脚,唔,真的蛮恐怖的。”
“阿鬼吓大家成习惯了,冥王就爱他这样,他比郭明当年还得宠。”
汪浩收了蝴/蝶/刀,连同ok绷一起塞进后面的口袋:
“啊,你不知道吧,郭明是神裔馆第一个冥官,他的故事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因为阴阳有别,加上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冥府总是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大多敬而远之。就算进入灵修领域,大家也会积极往仙界发展,期待仙界青睐。
更何况,连现实都考虑进去的话,要当一个走路有风的神棍,宣称自己是神明转生,或宫坛内供几尊玉帝关公妈祖,总比拜阎王和七爷八爷适合吧!
因此,通灵人愿意为冥界做事的比例很少,即使偶有一二,当他们能力逐渐崭露头角后,多半也会被仙界高薪挖角,改当行令者。
前前任社长郭明就是一个例子。
当年,年幼的郭明为救亡父,去冥府自荐当工读生,换得生前从事屠宰工作的父亲免于受苦、脱离鬼城直接转生,俨然是卖身葬父的现代孝道楷模。如果异界有什么十大孝行青年的奖章,郭明绝对当之无愧。
郭明在冥府训练几年后,表现越来越好,连仙界都注意到了。
郭明能力佳,品行仁厚,辅导员麒花原本举荐他升任判官,但天枢宫开了更好的条件想延揽,结果郭明就跳槽改担任行令者了,之后又进了神裔馆,担任首座行令的领导。
“郭明本来可以当好仙官的,但他遇到我们以后,想法开始改变……
他觉得,宣教并不是解决之道。”汪浩说。
郭明具有传统士大夫的美德,笃信“内圣外王”的精神,他认为正心、修身是内圣之业,从个人作好,才能实现天下为公的理念。
抱持着这样的儒家思想,郭明逐渐发现,人间的乱象来自于众生的恶欲,他既然有这个机会成为天枢宫的首座行令,就该成为修行人的表率,出手遏止乱象应该是首要之务。
年轻气盛的众人,全都认同郭明的理念,他们决定代天巡狩,惩治那些为了跨越两界为恶的邪师们,匡正圈内歪风。
郭明当年在冥府已经受完判官训,差不多能独当一面了,郭明觉得一个修行人是否品行不端,应该眼见为凭、实地考察后,才能下论断。
东东自告奋勇说要去,他正缺经验值。
自从他在绕境盛典被一个游民摔到地上吃土后,东东就开始非常非常在意圈内经验值的事。
其实圈内敛财拉客的竞争无所不用其极,信徒的多少直接牵涉到钱,人人都锱铢必较。圈内也难免互相斗法、彼此提防,但毕竟都是一些有点年纪的大叔大娘,谁也想不到神裔馆不为名不为利,玩起这种卧底观察的游戏。
在吹嘘和招揽信徒时,年纪和口才是显著的优势,越接地气就越能获取信任。再老一点就更好了,留着长须,穿上唐装带条玉佩,旁边搭配两个小跟班簇拥著,看起来就是德高望重的高人貌。
但真正决定实力强弱的,绝对不是倚老卖老虚长几岁就行了,而是天资、境遇,再加上意志力。
相较于那些以此敛财的邪师,东东实在太年轻,丝毫不引人疑心;而自封“仙姑”的大娘太太,遇到小鲜肉更是万分热情,抓住他开始天花乱坠、掰出一堆前世故事想收徒认亲。
这样兜了一圈,东东大开眼界,原来年纪跟智商会成反比。
一群脑袋破洞的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