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

中唐风云录 昆山之石 1622 字 9个月前

虽然裴度对崔二十二和韩虎头的来历都不了解,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观察和相处之后,对邻居每天日常生活和性格有所了解。

把韩佸三人送到香山寺之后的第二天,跟武元衡通过声之后,裴度就已经在观察他的邻居们了,那时候讨论在暗韩佸三人在明,裴度与韩佸三人都还不认识,得出的结果比现在韩佸三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或许还要更加客观一些。

很奇怪,一直以来裴度注意的重点都是韩佸,吸引他眼球的从来都不是崔二十二的苦闷或者韩虎头的压抑,而是每天都乐呵呵的韩佸。

没有谁每时每刻都是开心的,刚出生的孩童做不到,耄耋老人做不到,武元衡和裴度做不到,韩佸也没有可能能做到。

韩佸和裴度在这边磨磨唧唧矫情的慢慢走着,崔二十二跟韩虎头却早就跑得见不着影儿了。

暮春时节繁花将尽柳絮方起,洛阳城外凡是不太高的小山头都是铜驼巷里人家的产业,即使本来不是种牡丹的,为了在战乱中讨个喜头,高门也临时埋了些花树上去,一路上都是花香柳影,韩佸倒也不很担心崔二十二跟韩虎头会迷了方向以至于错过了花期。

这个时候地还是方的举头三尺还有神明得存在,每条路都有它的尽头,而不是围着地球绕成一个圆圈,所以即使是通天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也终有走到终点的一天,何况是小山头之间的山路。

马蹄一声催一声,裴度定下的地点也很快就举目可见了。

这一带离城不远不近,邻水傍田,春看牡丹夏躲暑,秋画残荷冬寻梅,都是一等一的好去处。

武元衡选定的那座山头,花田从半山腰开始一直攀爬到山顶武氏别业的外墙边上,站在山脚下看,整座山像是花的山自然的山,而不是人的。

和山上的宜人的景色不同,山脚下是

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工具大展览。

唐朝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拘一格地摆在一起,牲口们在提前搭好的棚子里懒洋洋地甩着尾巴,不明白他们的主人怎么会对这些吃起来口感一点都不好的东西这么感兴趣。

有几个武氏的小厮守在山脚下,其中有一个不知道是认识裴度还是认识韩佸的马,看到韩佸和裴度两人就急急忙忙迎上来,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两位郎君,请跟我来,山上除了少数主人常去的地方,这几天都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今天又是第一天,人格外多,奴为二位带路。”

这个小厮是韩佸见到过最像小厮的小厮了。

韩家庄家里那些小厮,大都是家里过不下去的韩氏族人,良民身份,韩家需要他们这些人的工作,他们也需要韩家的扶持,年纪都比韩佸大一些,韩佸一直都很尊敬他们;哥舒府迄今为止,跟韩佸接触比较多的小厮也只有长宁一个,长宁整天摆着一张正经晚娘脸,见了谁都不会轻易低头,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太像一个小厮。

韩佸与裴度在“马”上对视了一眼,分别下了马和骡子。

把缰绳递给小厮,韩佸叉着手朗声道:“多谢童子…不过,请问刚刚有没有一个青年带着一个骑马来到这里?我们在路上跑马,和两位同伴走散了。

“这个…奴没有见到,郎君等我问一下别人。”小厮没能答上韩佸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地恭敬道。

韩佸:“好,多谢你,他们骑的马和我骑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