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就算是骆大侠的推测也有不靠谱的时候。两人正午赶到了静檀庵门前,却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

静檀庵的宁心院前有六株古树,四高两矮。院门前有十二阶台阶,第三阶台阶上的青苔蜿蜒开来,形似蛟龙入水,格外生动;第八阶的青苔不知为何泛着褐色,不像是同一种植物,最后一阶有水痕应该是石板有凹槽的缘故。

在宁心院门口等了快半个时辰的卞佛桑将眼前所有能吸引注意力的东西全都看了一个遍。实在没什么看了,才小声说:“师哥,我看……”

骆明决一直挺立如松的陪着她在这儿等,没有一丝不耐,态度温和地让她都有些内疚起来。

佛桑刚开了个话头,骆明决却指了树下一块矮石,告诉她:“你若累了,可以去坐着休息一会儿。恐怕柳姨在礼佛,还要一会儿。”

“不是……”陪她的人都站着,她哪有去坐的道理?更何况,她想说的不是这个,“师哥,我觉得……母亲恐怕不会见我了。我们还是早些赶路吧。”

今日既不是逢年过节,又不是母女俩的生辰,佛桑来时心里早有准备。只是听说前些日子母亲见了自家两位师兄,才抱有一丝侥幸过来一试,一个时辰足以给她答案。

“不急。”骆明决怕她难过,给她捋了捋头发,“回话的师父还没回来,我们再等等。”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庵里的师父是出来。可她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有些歉意道:“骆少侠,卞姑娘,卞柳居士正在佛堂诵经,恐怕今日不便相见。两位还是在庵内用过午膳就启程吧。”

骆明决侧头看了看佛桑的脸色,她垂下眼帘,嘴角勾笑,神色毫不意外,还还礼道:“好,多谢师父了。”

言罢,便回头看骆明决,询问他的意思:“师哥?我们是去用斋饭?”

没有一丝反抗的顺从,忽然让骆明决内心一酸,这种感觉让他冲动地做了个决定。

他回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在庵里用膳了。”转头尽量用轻快的语气向佛桑说道:“我有位朋友,家住在附近,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静檀庵方圆几里都是荒山,没有村落,卞佛桑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可她也不想在静檀庵久待,懵懵懂懂地点头。

“师哥,包袱里还有几个馒头,要不我们寻处阴凉的地方,坐下吃了?”对于母亲,卞佛桑被拒之门外的当口是有些失落的,不过这么些年她也习惯了不少,没走多远反倒被の得“咕咕”叫的肚子,转移了注意力。

骆明决见她一路沉默,一直在担心,这会儿听她想起吃的来,就放下心来。他脸上露出了笑意,打趣她:“你当我是在诓你?”

可不……佛桑心里嘀咕,这里别说村庄了,就是人家也不见有一户,他的朋友难道是山精妖怪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