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 123 章

系统逼我做圣母 罗青梅 3641 字 10个月前

就像这晚夜半时分,他们连夜行路,在南下的路途中偶然遇到一股匪兵。郎主立马山崖,只淡淡扫一眼山谷中那支队伍,他便立刻会意,当即召集急行军冲破对方大营,烧毁他们的粮草,杀了个天翻地覆。

气候干燥,火势越来越大,皇甫超抹把汗,拨马转回山道上。

士兵们忙着收拾战场,清理战利品,清点人马,确定战损,漫山遍野都是人。

滚滚浓烟中,迎面一人一骑逆着人流慢慢靠近,皇甫超认出对方是郎主的心腹怀朗,迎上前,问道:“这一路我们看到乱兵,要么杀,要么招抚,从西往东,收复了大片州县,郎主是想趁着回鄂州把江陵也占了?”

怀朗笑道:“不错,这一路所过之处,尽归郎主。”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皇甫超还是骇异,本以为打退契丹后,郎主可能会先缓一缓脚步,用心经营新拿下的徐州和淮南,没想到郎主掉头往南,一路势如破竹,吞并所有被乱兵占据的城池州县,这架势,简直是摧枯拉朽、气吞山河!

诧异了片刻后,皇甫超热血沸腾,压抑不住激动之情,挥拳道:“好!”

郎主志向远大,他们这些追随者才能跟着更上一层楼,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乱世之中,大丈夫当如是!

“马上就到江州了,江州有周都督坐镇,这位可不是寻常乱兵能同日而语的。”皇甫超抹干净佩刀上的血迹,道,“怎么打江州?”

怀朗收起笑容,摇摇手,“江州不一样,郎主自有打算,你警醒些,别一时脑子发热!”

皇甫超哈哈大笑,道:“既然郎主早有成算,我听郎主的就是!”

怀朗岔开话题,问了些伤兵的事,拨马回到山崖上。

崖边风声烈烈,周嘉行骑在马背上,凝视南方,远处翻涌的火光照亮他的侧脸,五官线条凌厉,眉宇间一抹锋锐,气势厚重如沉渊。

怀朗道:“郎主,刚收到唐泽的信,九娘他们应该快到江州了。”

其实如果不管路上的乱兵,他们早就追上九宁了。不过周嘉行坚持要清理乱兵,所以他们走一走、停一停,总赶不上九宁。

估算一下,九宁明日天黑前就能抵达江州,他们刚好会落后一步,要后天才能到。

周嘉行嗯一声,问:“派去金州、潭州那边的人有没有回信?”

“回信了,金州、潭州刺史已经向郎主表达效忠之意,他们许诺说绝不会和江州结盟。”

周嘉行点点头。

乱兵匪兵尽数被诛,金州、潭州许诺不会出兵支援江州,现在,江州孤立无援,几乎等于一座孤城了。

“改走水路,去江州。”

他沉声道。

怀朗恭敬应喏,传达命令,清点人马,刚刚获胜的大军拉开阵势,风卷残云一般赶到渡口,登上停泊此处的楼船,和留守的军士汇合。

隆隆鼓声响起,五艘楼船荡开水波,如离弦的箭一般,撕破沉沉夜色,直扑向江州。

……

两日后的凌晨,斥候来报,前方渡口有江州兵马把守。

幕僚陈茅心急火燎,赶到甲板上,道:“郎主,我军兵士多是北人,不熟悉水上作战,此战攻打江州,不宜从水路发兵!”

其他幕僚跟在他身后,个个急得满头是汗。

“郎主,江州兵不仅擅长野战,他们的水军亦敏锐无敌,不可轻敌呀!”

“据说周家三郎这几年训练出一支水军,横扫大江,纵横湘地流域的水匪都被他收编成水师,郎主若要攻江州,宜从北面攻打。”

众人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滔滔不绝。

争执声中,周嘉行背过身去,早已走远。

众人吵了半天,一扭头,发现郎主已经下船去了,面面相觑。

他们没敢耽搁,拔步追下船,“郎主,万万不可和江州水军正面对上啊!”

怀朗被吵得头疼,佩刀出鞘,拦住陈茅,“谁说现在要攻打江州?”

陈茅一愣:“郎主直接掉头直冲江州而来,还备下这么多兵马……不是为攻打江州,那是为什么?”

怀朗白他一眼,“江州早就是郎主的囊中物,何必派兵攻打?”

陈茅怔了怔,忽然想起自家郎主和江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是啊,郎主一直保留着周这个姓氏,周家知道郎主如今和李元宗平起平坐,隐隐有雄霸之势,肯定巴不得郎主再认祖归宗,怎么会和郎主为敌?

郎主不需要出兵攻打,周家就会主动来投。

陈茅长吁一口气,抹去鬓边汗水。

“既然如此,郎主为什么还要派人围困江州呢?”

怀朗摘下酒囊,仰脖喝了几口酒,嘴角抽了抽,道:“这是郎主的家事,你管那么多干嘛?”

陈茅一噎,眼角风扫一眼怀朗,决定不和这个酒不离身的胡人一般见识。

他猜得出郎主的用意:当年郎主母子被赶出江州,受尽苦楚,如今郎主扬眉吐气,该是周家还债的时候了。

陈茅沉吟半晌,既然是郎主的家事,那便静观其变罢。

……

数万大军水陆并进,将江州围得密不透风,江州人心惶惶。

这几年鄂州兵对他们围而不攻,他们起初担心鄂州兵随时会攻打过来,夜不能寐,但鄂州兵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渐渐的,他们认为鄂州兵大概永远也不会攻打江州,慢慢放松警惕。

然而,没等他们喘口气,鄂州兵忽然收拢包围圈,一步步朝江州靠近!

周家内部人人自危。

这日一大早,族老们结伴来正院讨一个说法。

昨天刚落了场雪,庭间假山石上覆了一层薄薄的雪色,堂前珠帘高卷,头束软巾,身着一袭海青色宽袖圆领锦袍的年轻男子坐在窗下书案前翻看战报。

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男子抬起头,眉眼温润,气度优雅,温和中略带郁色。

书僮饮墨快步跑进屋中,小声道:“三郎,族老们来了!”

周嘉暄撩起眼帘,放下手里看了一半的战报,用卧狮镇纸压好。

族老们是来劝周嘉暄投降的。

他们直奔进侧间书房,开门见山道:“周使君是我周氏儿郎,他如今称霸一方,势力足以撼动李司空的河东军,我们为何要与他为敌?”

周嘉暄站缓缓起身,对开口的人道:“五叔公,当年周嘉行在祠堂与我父亲恩断义绝,您认为他会不会认周氏儿郎这个身份?”

五叔公脸色一僵,道:“牙齿还有碰着舌头的时候,何况亲子血缘?只要我们先放低姿态,诚心请他认祖归宗,他肯定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