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家常

公主喜嫁 越人歌 2415 字 11个月前

那位陆公子真是太莽撞了。

你要是没银子,没面子,请不了这顿饭,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嘛。现在可好,把人带到这么个地方来,难道他就不怕吃出问题来引火烧身啊?

胡厨子正炒菜炒得热火朝天,见他们几个进来都顾不上理,匆匆抄起汗巾抹一把脸上的汗:“把那边儿的凉菜端出去。”

毛德一瞅,凉菜已经装碟了,四个素两个荤,看着倒还是挺齐整干净。

不管怎么说,先把菜端出去,回来再盯着这个厨子。

凉菜全是农家风味,豆芽、腊肠、白切鸡、凉瓜,就这么规规矩矩往盘里一装就端上来了,对比宫里那种一个白水蛋都要衬朵花的风格,真称得上是朴实无华。

不过几位金枝玉叶里头,倒有一大半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尤其刘琰,在乡下舅母家的时候,喝汤吃菜都是粗瓷大碗,有时候自己渴了溜到厨房,直接拿汤勺从锅里罐里舀汤水喝,这会儿看见这么平实的家常作风,倒觉得十分亲切。

结果一尝菜就更惊喜了!

“这腊肠好吃!”

不象寻常吃的那么软腻,这个腊肠多半是自家做的,口感有点硬,乍一入口还觉得有些偏咸。但是特别有嚼头,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刘敬倒是先尝的豆芽,点头说:“好。”

能让他说好,那就是真不错了。

刘琰第二口就尝的豆芽。

刚吃过腊肠,再吃豆芽未免觉得有些寡淡。

但是豆芽确实不错。

一般人都知道,豆芽好做,炒着煮着都能吃,实在饿极了生吃也成。但是要把豆芽做好吃,其实不容易。要么就是和着大肉焖烧,豆瓣都焖的绵烂入味了才好。其他办法做,豆芽都硬挺,难入味,还有股豆腥。

但这个凉拌豆芽,不是煮过的,而是腌过的。

鲜脆不硬,入味,一点没有豆腥,吃着格外爽口。

毛德本来怕殿下吃不了这菜,没想到大家吃得还挺高兴。

接着热菜就上来了。

酥炸的小鱼,鱼只有指头那么大,刺都炸的酥了,鱼外面炸成金黄,一咬开,鱼肉还是雪白的,一盘子里本身鱼不也不多,一人一条觉得不够,再来一条,再……盘子空了。

居然空盘了。

别说伺候的人意外,吃的人自己都很意外。

只有陆轶赵磊两个习以为常。

“这么大小的鱼就得炸着吃,再大一点点还可以烧汤,这鱼汤也是他家一绝。”

菜几乎是上来一道吃光一道,别看卖相都一般,味道呢,也算不上多新奇,可就是让人有食欲。

刘琰尤其喜欢那道南瓜炖鸡。

鸡肉里是南瓜的鲜甜味,南瓜又被鸡味浸染,味道那是不用说了,火候也恰到好处。鸡肉一咬就从骨头上脱开了,鸡皮还很弹牙,肉也不柴。南瓜炖到了半化,不用嚼就可以咽了。

最后上来的是满满一大钵汤。

“这就是我说的那鱼汤。”

不多说,一人先盛上一碗。

汤格外热,但闻着就让人想喝。鱼肉都找不着了,汤里一条一条的不是鱼肉,是拨的面鱼儿。也因为下了面鱼儿在汤里,这汤不是清汤,滑滑的,口感很稠厚。

胡厨子还让人单上了醋、盐、辣油这些调料,喝汤的人可以按口味自己加。

刘琰觉得什么都不加最好,鱼汤本就很鲜了。

其他人口味各不相同。

刘敬加了半匙醋,刘芳加了两匙辣。

喝完汤吃的炸果子味道也不错。

做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水梨、桃儿、腌的红果剁成丁,包在糯米面里团成

团,入油一滚就捞起来,果子酸酸甜甜又烫又香,吃着并不觉得油腻。

刘芳都忍不住夸:“手艺真是好,样样菜都做的好吃。”

刘敬笑着说:“子涛兄真懂享受,玩也比别人玩的精彩,吃也比旁人吃的入味。”

陆轶笑着说:“这个胡胖子原来是在一处渡口开馆子的,我有次经过,远远闻着热汤的香味寻过去,没想到闻着香,喝着更香。后来他想换个地方,我就替他寻了现在这处门面,冷清了点,不过会寻来的都是老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