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七国之战

秦篆歌 戋笛 1907 字 2024-04-21

余光还是忍不住瞥了她一眼,却看到她头微低着,像是已经睡过去了。

篝火里又噼啪一声响起。

蒙予白却又好似松了一口气,放下手中拨弄篝火的木棍,解下脖子上的束绳,将披风轻轻披在她身上。

一回头,却看到披着李玑珥披风,倚靠着树干的长公子眼眸定在他身上。

他的手一僵,缩了回来,退回到篝火旁。

“长公子,可否要吃些东西。”

扶苏瞥了一眼李玑珥,又看着蒙予白,然后才说:“先不必了。蒙少府辛苦了,扶苏替你看一会儿,你也先小憩片刻吧。”

“谢过公子体恤,予白不困。今夜一过,越了这座山,便是上郡境内。我已书信与家父,到那儿自会有人接应,届时便可在驿站歇息。”

扶苏看了身上的披风。

思忖了片刻,还是说道:“元姑娘不能留在上郡。”

蒙予白看向扶苏。

“她是李相国的女儿,但凡在皇城任职过的武将,怕是都记得她的长相,能认出她的绝非只有蒙恬大将军。她想安稳藏在上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蒙少府此事许是想得还没有那般周全。”

蒙予白起身,去拿了些柴火来添置。坐在篝火旁默了许久。

然后才说:“可回了咸阳城,她的日子只怕也会更难过。”

“你是说李相国?”扶苏摇摇头,“她终归是他女儿。”

“予白说的,是陛下。”

扶苏一愣。

予白抬眸,望着扶苏,道:“陛下对公子,可谓是怜子心至深至苦了。”

转眸,望着石头边已沉沉睡去的女孩恬静的容颜,神色一黯:“予白希望,若是将来有一日,长公子得了天下,能善待于她。”

扶苏眉头愈蹙愈紧,往篝火边走了来,在蒙予白身侧蹲下:“我?得天下?蒙少府,我已被父皇流放至如此极北之境,许是一生再回不得咸阳,蒙少府如何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蒙予白转过头,看着扶苏,双手平举至齐眉,俯身行了一礼:“陛下知有人要害长公子,才顺势遣了您来此北境,为了,是让我蒙家能护您无虞。”

扶苏的眼睁大,不由得想起了许多事来。

“陛下自始至终,心里都是将长公子看得最重的。”他起了身,看着扶苏字字铿锵道,“长公子可知,自长公子出咸阳城起,予白便一直暗中保护着公子。这也都是陛下的旨意。”

他的面色渐渐发白,几番欲语,却又没有说出什么,只是默默地站了起来。

他是最不受陛下待见的公子。常年奔波于咸阳城外,尽做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在他的记忆中,幼年时分母妃还受宠时,父皇时常将他抱在怀中逗弄,但好景不长。不出三年,母妃被囚锁于问心台,终年不得母子再见。母妃从此受尽了陛下冷落,而他,好像也被陛下遗忘了。

唯有一次,秦王政十八年。父皇将母妃囚锁于问心台整整九年,只在那个深夜里去见过她一次。

而那一夜,问心台起了大火。

母妃的脸上,被灼烧出一道可怕的伤疤,曾令七国称为绝色的容颜,就此消隐于世。

一年后,母妃生下荷华,在清冷的深冬里,殁于刺骨的湖水。

而母妃死后,父皇好似更不喜欢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