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苍山园林图是你带来的?”张君正拄着拐,中气十足地问道。
“是我从拍卖会上拍下的,”中年人一见张君正,立刻站起身,鞠了一躬,“打扰您了。”
“不打扰,不打扰,”张君正挥了挥手,在景诗身旁坐下,眼睛打量着山子雕。
景诗见状立刻从一旁的抽屉里拿出一副手套递给外公,一边对中年人道:“不介意我外公上手看一下吧?”
“当然不介意,”中年人立马道:“此次严某前来,正是想让张大师帮我鉴定一下。”
景诗闻言有些奇怪,“您怀疑它是赝品?”
应该不会吧……撇去精湛的雕刻手法不提,这件山子雕籽料用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和田玉,若是赝品,造价也太高了!
中年人苦笑道:“这是我花了大价钱买下的藏品,我也不愿意相信它是假的。可就在上个星期,我竟然在另一家拍卖行上发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山子雕。”
“什么!”景诗吃了一惊,“您确定是一模一样,而不是什么套件?”
“确定不是,”中年人叹了口气,“若是套件,无论花多大的价钱我也一定会拍下。现在,我只想知道我这件山子雕到底是不是真的。”
闻言景诗点了点头,理解他想知道真相的心情。
过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张君正终于放下玉雕,颇为感叹地道:“是真的,也是假的。”
在场的三人都被他的话弄得一头雾水,景诗眨了眨眼,问道:“外公,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怎么还能又是真又是假?”
中年人附和道:“是啊,还请张大师为严某解惑。”
“说它是真的,是因为这件山子雕确实有一部分是玉真大师的手笔。”“玉真”两字正是陈德余的号。张君正指了指摆件上的山峦背景,“就是这部分。山体浑厚大气且错落有致,一般人模仿不来。”
接着他又指了指园林的部分,“这一处是由他人捉刀。虽然也巧妙地利用了玉质上的杂色,但手法略显生硬,显然是功夫还不到家。再看这里,”张君正将山子雕倾斜,在左下角不起眼处发现一个小小的绺,“如果是玉真大师,不会这样拙劣地掩盖,而是完全利用起来。”
景诗仔细观察了山子雕一番,发现确实如外公所言,但她心里仍有疑惑:“可一件作品怎么会由两个人雕刻?”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张君正摘下手套,向两人讲解道:“自古以来,无论是画家,还是书法家都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有太多的人来求墨宝。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艺术创作不是机械地制造,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灵感。于是他们便想出了一个方法——叫人代笔。”
“当然代笔的人也不是随便选的,大多是这些艺术家们的弟子。像是古代吴道子的许多画作就是由翟琰、张藏代笔。翟琰、张藏都是他的弟子。而近代的张大千、齐白石等人也有让人代笔的画作流落出来。找人代笔后,再由书画家直接盖印,或者改动一番再落款盖印。”
听了这番话,中年人似乎难以接受:“这不是骗人么?”
“也不能都这样说,”张君正摇了摇头,继续解释道:“就拿吴道子来说吧,他曾经为一座佛寺绘制壁画。壁画的规模很大,若是他一个人绘制,可能要耗费十数年的时间。所以他便让弟子帮忙绘制,说是代笔,不如说是请的助手。而且代笔人的能力显然也是这些书画家认可的。代笔作品虽然比不上书画家本人亲手绘制的珍贵,但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