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09

谦谦君子 相思成疾 2062 字 2024-04-21

“我听辛柯说,你对文娱投资运营方面很有一手。”杨君之浅笑,“听说你大学的时候就带着团队做项目了。”

越今暗暗骂道:辛柯这个大嘴巴,到底还跟杨君之透了什么底?

不过想想,如果她简历那么干净的话,杨君之也不会用她。

越今解释说:“我从小就喜欢影视圈,所以一直有关注些大明星。大学学的就是运营,团队有几个同学都是勤工俭学的,就想着大家能不能赚点零花钱。几个人玩得好,就一起小打小闹玩了几下,算不上什么。跟杨总比的话,简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太谦虚了。”杨君之笑了笑,“正好下星期想给你换换工作内容,如果你对娱乐圈比较熟就更好了,这样工作起来会轻松很多的。”

越今被杨君之盯得头皮发麻,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不觉得自己只是简单几句话就能唬住杨君之。

杨君之就是在故意试试她的能耐,如果她继续保留,很可能下星期换工作就是去扫厕所。与其这样,不如展现一下强项方面,方便以后更容易接触到公司合同这一方面。

他这是在探她的底呢!

两人面对着面,越今心里头有小心思,杨君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杨君之一边观察着对面,低头看了手上一眼,随之将手上另一份合同沿着桌面递过去,“你再看那看我们公司跟荣华工作室的合作项目,他们工作室是刚成立不到三年,相对于一些老公司可能不太具备竞争力。”

越今接过手来,认真地看了看和荣华工作室的项目。

扫完文件大致内容之后,越今好似职业病发作,一边停不下来地分析,恨不得把脑子里任何有关的信息都扒出来:“荣华是新工作室没错,但是他们工作室的老板是赵风荣。赵风荣以前是导演,在娱乐圈很混得开,手上资源很不错。而且对于一些老公司,他们只是作为工作室,提出的价格应该会更划算。甚至,还可以压低一到两成的空间。”

杨君之挑眉,对她有些吃惊。

这只是个最近打算合作的网剧小项目而已,倒是没想到他随便指的一个工作室,她竟然能了解地这么彻底。

“说得不错,我也是看中赵风荣的制作团队。你怎么看?”杨君之继续问。

“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建议投资。”将文件放在桌上,然后拿铅笔画出了几条款项,随之递给杨君之,“这几条不合理。他们工作室制作团队的确不错,但是宣传方面不能承包给他们,他们的宣传团队是业余的。还有费用问题,如果我们公司单方面支出,不划算,这个分成不合理。”

“哦?”杨君之往前俯去,凑近,“费用是什么问题?”

越今指点出问题:“这部影视本来就是冲着网剧去的,那就没必要出这么高的资金在艺人的片酬上。像顾影,她虽然是影后,但是近几年她只接电影,以大荧屏为主。她的要价太高,档期难调,如果只需要她的人气,出演配角,一两天的拍摄完全够了,费用也可以相对减少。这个前提的话,得先去说服顾影愿意出演才行。”

偷偷抬起头,见杨君之听得认真,好像自己并没有说错话,于是继续说:“能说服最好,不能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个人选。其实前几天做了点功课,查过我们公司的艺人档案,徐如风是新晋影帝,由他做男主,影响力不会差。既然有了个收视基础,那么为什么不捧一下公司自己的新人呢?这样一来,费用减少不说,而且宣传到了自己公司的艺人。”

杨君之挑眉,单手支在桌上,托起下巴,“可是荣华工作室自己也有带艺人,这一方面,他们不一定会放水给我们。”

越今努努嘴,拿了边上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三个点,然后给他详细画关系图,“其实可以这样。我们公司跟荣华可以建立合作关系,而并非甲方乙方。只要我们肯出徐如风,那等于这个剧收视就稳当了,以这个为条件,再要几个名额带我们自己人。然后制作方给他们,把宣传要回来。如果谈妥了,可以共同找甲方投资,制定三方协议。”

“宣传方面,我们公司并不擅长。”杨君之指出问题,“为什么要捡一块硬骨头来啃?”

越今在纸上圈出“宣传”二字,打上箭头,上面写着:外包。

她将梳理好的东西递到杨君之面前。

“这样一来,公司出资少,也同时可以把利益最大化。”越今说,“‘一带三’基础原则。以现有资源,发展未来资源。用一个徐如风带几个新人并不难,如果宣传在我们手上,即使签订合同,按照约定进行宣传。可是到时候明里暗里怎么宣传,宣传谁,就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

杨君之抬起头,认认真真地看了一眼。

越今提出来的问题,他也不是没有想过。

如果由自己公司做投资方的话,公司眼下同时好几个项目同时开展,资金方面一定会周转不开。按照她的提议,如果我们这边出的人可以做流量,那跟荣华那边也而不是没得谈的。

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个小丫头,脑子转得可真够快的。

“我忽然对你有了一个新想法。”杨君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