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所托非人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300 字 10个月前

万秉在远处停住,招手示意陈败跟上。陈败默默地点了点头,和太史慈拱手道别,向山下走去。

太史慈站在山道上,看着和万秉绕过几道坡,渐渐消失在密林之间,转身回到山寨。山寨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废弃的东西。千里无重担,虽然山贼们恨不得什么都带走,可是为了行军速度,一些笨重的家具还是被放弃了。一些留下断后的山贼站在这一堆废墟中,情绪低落,看到太史慈走过来,有人只是叹息,有人勉强打起精神和太史慈打招呼。

太史慈很想安慰他们几句,却又不知如何说起。他知道这些人并非不想下山自首,而是不能。他们大多是会稽人,与当年自称阳明皇帝的许生、许昭关系非常近,不敢去自首,只能安心做贼。其实很多人并不打家劫舍,他们想尽办法在山里开荒种地,自力更生,只是山里土地稀少,养活不了自己,不得不倚赖许家,听许家的指使。

山寨没了,土地带不走,就算逃到大山深处,他们一时半刻也无法安生立命。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地方立寨,能不能找到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太史慈经历过黄巾之乱,也曾经避祸辽东,他知道这些人的悲哀。他们其实没什么野心,就是想过点安生日子,但生于这个乱世,就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那么奢侈。

也许我应该告诉他们,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根本不在朝廷的关注之列,早就被诏书赦免了。实在不行,换个名字也能重新生活,如今流民四起,官府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可是他不能。如果这些人知道了出山自首是这个结果,他们会一夜之间跑得无影无踪,他的任务也就全毁了。

“将军,怎么了?”徐岩走了过来,看看太史慈,低声说道。

“哦,没什么,看到山寨这模样,心里不太好受。”

“可不是么,原来虽然苦点,多少还有点家的模样,现在倒好,跟过了贼似的。”徐岩抹了一下脸,又自我解嘲的笑道:“看我这话说的,我们不就是贼嘛。”

太史慈同情地看着徐岩。徐岩不是本地人,他也是青州东莱人,还读过一点书,原本在郡里做郡兵,后来闹黄巾,他随青州刺史焦和出战,焦和不懂军事,打了败仗,徐岩被黄巾俘虏,就投了黄巾。结果黄巾又败,他辗转流落到江南,成了铜官山的山贼。因为懂军事,他做了个小头目,眼下是太史慈的副手。

“你现在不是贼了,他们也不是。”太史慈说道:“你们都是刘使君招募的义士,你是都尉,等击败孙策,你就可以出山了。”

“那倒也是,等袁家坐了天下,我们就不是逆贼了,我们都是从龙之臣,对吧?”徐岩突然兴奋起来。“唉,将军,你说袁盟主坐了天下,你能做多大的官,能不能封侯?”

太史慈眼神微缩,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袁绍坐了天下,我能封侯吗?刘繇封侯肯定不成问题。刘家与袁绍有姻亲关系,刘繇又立下如此大功,封侯拜将是意料中的事。可是我能封侯吗?袁绍隐居洛阳的时候非天下知名不能见,眼界高得很,我只是一个青州布衣,名声又不太好,袁绍能看得上我吗?

太史慈想起了他曾为之效命的东莱太守蔡伯起,堂堂的南阳名士,出身名门,求他办事的时候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等办完事,刺史张琰要报复他的时候,蔡伯远却不肯出面保护他,使他不得不抛下老母,远走辽东。

刘繇会不会和蔡伯起一样,用我时如至宝,弃我时如敝履?

太史慈看起莽莽丛林,一时惆怅,茫然不知所归,觉得自己的努力没什么意义,最后都是一场空。在这世家掌控一切的天下,一个寒门士子就算有才能,又能如何,能持天三尺,登天子阶,立不世之功吗?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太史慈的思绪,一个斥候快步奔来,徐岩迎了上去,两人耳语了几句,徐岩匆匆走了回来。“将军,祖郎出动了,正向这边摸过来。”

太史慈精神一振,将所有的杂念都抛在一旁。“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