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拂,带来了刺鼻的硝烟味,尉迟勤觉得鼻子有些不适,看着北面那些绝大部分无人驾驭的马群消失在天火之中,他惊叹过后是冷笑:
“流星火雨就这么点?你们对付杨坚时,是不是把往后数年的火药都用光了?”
回顾左右,披坚执锐的骑兵们正紧紧相随,而前方,就是敌军侧翼,其本阵旗海之中,想来那面“宇文”大旗会格外耀武扬威。
尉迟勤远远看见邺城内飞出许多“飞空袋”,知道这些“飞空袋”承载着破敌希望,然而随后却看见这些“飞空袋”消失在半空中绽放的火光之中,现在,只有靠他这支骑兵才能克敌制胜了。
许昌之败,邺城危在旦夕,驻军蒲津的尉迟勤,得知敌军快速渡河之后,当机立断带着骑兵东进,走滏口陉翻越太行山增援邺城。
如今终于赶上了决战,他要以奇兵的姿态进入战场。
然而领兵进入战场西侧树林埋伏时,无可避免会惊起林中飞鸟,敌军如果够聪明,应该会有所防范。
一般的敌人,会调兵防御侧翼,尉迟勤知道届时自己就无法出其不意,但敌人若是宇文明兄弟俩,却未必会这样,因为对方喜欢用奇怪的兵器来“守株待兔”。
尉迟惇和尉迟顺,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接连吃了大亏,尉迟勤如是想,所以他要“将计就计”。
那么,对方会使出何种奇怪兵器呢?
譬如曾经用过的“一窝蜂”,譬如宛若天火降临的“流星火雨”。
当年,宇文亮父子率军快速突破武关道,又在长安附近击破隋军主力,据说靠的是一种名为“流星火雨”的兵器,对此,尉迟勤谨记在心。
所以,他命十余名死士领着大量备马先发动“冲锋”,引诱对方可能存在的奇怪兵器发动,如今,果然如此。
那么接下来,轮到他进攻了。
数里距离,在三千并州骑兵面前不算太长,他们分批次策马冲锋,追随着前方那面“尉迟”大旗,穿过弥漫的硝烟,宛若烟雾里冲出来的凶狠狼群。
他们在如潮的号角声中,扑向近在咫尺的宇文军大阵侧翼。
勇敢的士兵,临死前让人惊叹的奋力一跃,宛若大雁在天空翱翔,即便只是宛若昙花一现,却比那些哀嚎着坠地的倒霉鬼要让人敬佩。
宇文明目睹了整个过程,不由得在心中为那名敌兵祈祷:阿弥陀佛,来生投个好人家。
敌军果真仿制了热气球,还投入实战,宇文明庆幸还好自己早做安排,弟弟派人带来的兵器,果然威力巨大,给予对方予以当头痛击。
不过宇文明实在想不通,宇文温到底是有多疑神疑鬼,才会折腾出这种莫名其妙的兵器来。
正常人,谁会想着制造“对空防御”的兵器?
但正是因为弟弟疑神疑鬼,做出的兵器还真就派上用场了,而对付的目标,却也是弟弟想出来的飞行兵器。
一矛一盾,一攻一防,宇文明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弟弟手中,是不是还有闻所未闻的兵器没拿出来。
天空火光闪烁,宇文明再次抬头看去,只见最后一个热气球带着大火从半空坠落,仅仅是片刻功夫,敌军那数量可观的热气球群已经消失,这,就是那威力惊人的兵器所带来的效果。
宇文明身边诸将,全程目睹了这一场奇迹的发生和结束。
他们战前猜测过,也许敌军连续吃了几次苦头后,会仿制出热气球,毕竟这热气球结构不是很复杂,无非是一个特大号孔明灯罢了,敌军照猫画虎都很容易弄出来。
如今刮的是北风,盘踞邺城的敌军在开战时理所当然处于上风向,那么对方可能会放出几个热气球,飞到己方大阵上空投掷轰天雷。
这就是战前军议时,大家猜测可能会出现的事情。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敌军竟然短时间内仿制了如此之多的热气球,还一股脑投入作战,如此规模空前的热气球群真要飞到己方上空,然后投掷大量轰天雷,这仗就不用打了。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西阳王临时派来军中听令的这个“特别军械队”,使用的兵器竟然能够有效克制敌军热气球。
大家全程看着这名字冗长、怪异的兵器,是如何把天上的敌军热气球清除干净,亲眼目睹那一团团呼啸着的火光,拉着一道道白烟飞上半空,在敌军热气球附近爆炸,绽放出朵朵火焰之花,那场面是何其壮观。
面色苍白的记室封德彝,看着烟雾尚未消散的半空,目瞪口呆,他是第一次见着如此壮观的场面,却很快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这种兵器是对着冲锋而来的骑兵发射,亦或是对准严阵以待的步兵大阵发射,其威力怕是要弄得对方血流成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