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
“诸位,我们的投资有限,拍摄时间很紧张,有什么问题等我把这部电影拍完了,回头再回答你们好吗?啊?书?我还以为你们要问嫫嫫呢!最近没时间看书,谢谢!保安,封场……”
……
在八月份的最后十天里,金镛,和天龙八部这两个名字,突然在国内大红大紫了起来。
此时的电影市场正值暑期档收官,唱片市场上周嫫的《红豆》仍在制霸,周晔的新专辑《你快回来》已是突然爆红,电视剧和电视台综艺节目上,华夏电视台暑期大戏《武则天》以最高374的收视率收官,未能尽如人意,但已经是今年以来华夏电视台的最好成绩,而六大赛区的80进20结束之后的《超级女声》参观明湖文化的特辑,以及随后开播的各大赛区20进10,因为多出了观众互动的诸多环节,再加上颇有创新的k赛、复活赛等环节的推出,突然大火,收视率从10上下,一路暴涨到了28,突破30只在眼前!
而这个时候,不管是为了借势宣传自己也好,还是真的喜欢也罢,很多影片在做宣传的时候,当被提问到《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很多人都会凑趣地说自己看过,且纷纷送上极高的赞誉。
于是,《天龙八部》这本书,越发大卖!
但很快,当各种营销手段都用过了,报纸杂志们绞尽脑汁地想话题,都已经不太容易想到的时候,一个问题却突然冒出来——
那么,我们都说书好看,问题是,金镛到底是谁?
他叫什么?哪里人?毕业于哪个学校?多大了?男的女的?结婚了没有?
还有,他此前是不是还有过什么其他的著作?他当下是职业写书吗?如果不是,他在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当初他会跟出版社签下保密协议,严禁泄露一切与他有关的信息?而且,为什么他对于自己作品的改编权,会坚持没有出售的意思呢?难道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吗?
一无所知!
关于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一无所知。
而偏偏,媒体从业者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以金镛当时当下在国内的名气,以《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那庞大的读者群体来说,谁能把这些问题挖出来,那必将直接引爆报纸的销量!
可惜,无从得知!
记者们用尽了各种办法,甚至不惜拿出高额的悬赏,企图去诱惑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和编辑,可问题是,编辑部那边能提供的唯一一条有用信息就是:当年《碧血剑》是直接寄稿子过来投稿,然后被编辑部和老板看中给予出版的,就连签合约,他本人都没有过来出版社,是跟老板约了个地方,两个人出去喝了杯咖啡,就把合同给签了!
而等到第二本书,又是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