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接孩子放学

要么做定制机,但赵明阳想要做定制系统定制软件,就是这个系统服务于赵明阳产业链里的所有人,包括员工都要有这样的工作机。

系统可以用开源二次加工处理,不用真的去开发出来全新的系统,优化加密就行了。

大部分人现在在互联网时代相当于一丝不挂,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大佬最后都人手一个卫星加密电话。

大家都在保护自己的隐私,明知道会有人监控,那就尽量减少这类的监控。

总结会议,各自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还有想要做的事说一说。

这次会议上叶川说想要和一些说唱歌手联合做服装品牌,因为现在很流行说唱,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可以把蚂逗衍生出多个品牌,免费帮这些歌手做品牌,然后再五五分成,歌手用自己的名气帮品牌打广告,而且定价都是四五百起步。

赵明阳觉得这事可以去做,并且可以着重去做,因为这个未来变现很快。

说唱为什么在华夏会火?很多人莫名其妙,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说唱在华夏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了?

其实压根不是说唱火了,而是原创火了,或许大家仔细发现就会发现一件可怕的事了,内娱从12年前后反复在做一类的节目,那就是走怀旧风,尤其是音乐相关的,后来蔓延到了影视行业。

唱歌节目,基本都是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初的歌曲,然后除了唱歌,就是模仿秀,还有改编,不停的改编老歌曲,不管是跨界的歌唱比赛,歌手之间的比赛,还有比谁声音好的等等节目,后来到了影视剧怀类的综艺,翻拍过去的影视剧。

用的东西全部是之前的原创,说明了什么?说明已经停止原创了,没什么好的原创,明星全部靠流量而不是作品了。

所以没了作品只能去用过去的,反复用了那么多年,听众们都腻了,而说唱节目,正儿八经的说唱歌手,不是公司包装出来的,以前一些所谓的华语说唱歌手,很多都不算,是包装出来的。

正儿八经的说唱歌手那都必须满足一样东西,唱自己的歌曲,最基本一点,词要自己写,当然会作曲更好。

所以说唱的核心是什么?是原创,如果发现抄袭了,那么在圈内会被群喷,这是一个空白了多少年的东西了,不管是山歌说唱,红歌说唱,民族说唱,匪帮说唱,爵士说唱还是其他说唱风格,这就是创新了。

而一些短视频里的热歌为什么一年就过气?简单的说就是重复那一两句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旋律,比如一起喵喵瞄,大家听了很新鲜,但一首歌听完就没了,下一首又出来了。

还有就是抄袭国外的歌曲,抄袭成风,很多旋律好的基本都是抄国外爆款,因为已经得到市场反馈了,直接拿来用就行了,赚钱快,资本把原创给淘汰了。

以前的歌曲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听,因为一首歌一定是要表达什么,要有内容,听众产生共鸣,00后还喜欢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初的歌曲,那就证明这市场出了大问题了,因为原创时代断代了。

所以大家才会去找好东西听,这些东西都在那个时期集中了。

说唱属于接上了这个东西,所以才会引来那么火爆的市场,说唱的风格种类太多了,而且歌词有深度的不少,只是很多人排斥这东西,接受不了。

但是由于说唱的火爆,让资本看到了更大的蛋糕,所以一些资本立马开始玩原创了,原创音乐人的节目,乐队的节目,民谣类的节目都出来了。

赵明阳知道这个市场未来的市场,所以同意叶川去做,未来粉丝市场还能赚不少钱。

但这类节目最后都做不长的,原创类节目,甚至原创类的工作者有个先天的东西是资本不喜欢的,那就是不听话有点傲气,逆反心理强,就像多年前某选秀节目的冠亚军都有原创能力,不听话,直接被雪藏了。

而爱豆是因为没有实力,不像原创那批人觉得自己可以靠才华能自给自足,会很难搞,爱豆是资本一手打造出来的商品,爱豆知道没了资本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爱豆听话。

这类原创节目最多是短暂的流行,如果想要长久,市场很难允许了,因为资本需要搞钱快,原创还有个弊端,就是需要的周期长,变现慢。

所以赵明阳让叶川赶紧做,最多以后有几个说唱歌手有市场,之后就很难出新人了,因为流量过去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