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暗的碰撞与交融, 注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越看, 安朋越觉得这次的选角是正确的决定。

一部好电影正式拍摄的周期, 常常跟筹拍时间相差无几,有时候筹拍的时间还会成倍增加。挑剧本、打磨剧本、选角,就奠定着能否拍摄出一部好作品的基础。

安德烈所饰演的这个角色,当初安朋手里有好几名备选。最终定下安德烈,是因为安朋先决定了由燕斐然来出演电影里的华裔。

根据燕斐然的气质,选了和他反差最大的安德烈。

为了拍到符合季节的雪山景色,安朋决定先拍电影后半部分的场景。

这部分,是戏中两人在海外重逢后,到雪山脚下躲避战乱,自给自足的一段。生活物质艰难、生存不易,却远离战火硝烟,又有爱人相伴,精神世界极为丰富。

不止是对于戏中的两人,就是对整个时代而言,大雪山都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

然而,是梦,就总有梦醒的一天。

是琉璃屋,就有破碎的时候。

大雪山终究不是世外桃源,无法庇佑命运飘零的普通人。

相聚相伴的平淡幸福有多弥足珍贵,生离死别就有多残酷惨痛。恒久矗立的大雪山又见证了一次人类的悲欢离合,默然不语。

“斐然,剧本都看完了吗?”安朋问。

如果说拍戏有难易程度的话,像现在这样从剧情中间开始拍,无疑是困难的。

两人未曾经历初遇、相识、心动的阶段,没有前期的情绪酝酿,就直接来到了重逢的意外之喜、情浓的相守,直至最后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