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江和甫作为从0112所走出来的人,自然也清楚当年的涡扇10发动机来龙去脉,这时候再听到杨辉又一次说起,也是感觉到了各种感慨万千,同时他也是想到后来公司同巴西合作的时候,最开始计划为闪电战斗机配套的涡扇10发动机巴西总装线,再到s-4民用涡扇发动机项目,这些全部都是严格控制核心机技术的外流。
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内之所以能够重视起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机技术预研,这都是全靠杨辉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要说杨辉对航空发动机技术重要性的敏感程度,那绝对是在国内国际上都排的上号。
但是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现在杨辉已经白纸黑字签下了合同,这个可不能说是假的吧,江和甫对此是极为不解:“既然如此,那为什这次会选择把全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转移,这样可不符合之前杨总你的行事作风?”
杨辉听过之后也略微地沉默半晌,它完全能明白江和甫的想法:“你的担心我也明白,涡扇12c的发动机性能指标确实先进,不过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需要你先想一想我下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之后,你就能明白自己的担心是不是还有必要。”
这便开始一个一个地数落着:“首先,现在国内现在确实有相应的资源来支持我们继续涡扇12b发动机项目,但这前提是因为歼18战斗机对这款发动机是急需,之后涡扇12b发动机项目完成之后,国家肯定重点把资金投入到四代大推项目上,涡扇12c发动机能不能得到资金,从而研制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直接指向内部,也是明白无误地表明杨辉的担心:未来涡扇12c发动机好倒是好,只不过这项目的优先等级肯定会让位四代大推,说不定涡扇12b发动机达标之后,国家后续对这款发动机的投资上还比不上对三代大推太行的投入。
所以说杨辉问的问题很实在,江和甫虽然是贵为624所的总工程师,但他的长处只是在于技术上的统筹攻关,这边涉及到对未来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地位、资源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他也不见得能够看的多长远,也是在通过杨辉的提醒之后,整个人瞬间就感觉不太好了。
然而这还没玩,杨辉的理由还有很多:“其次,涡扇12c发动机性能指标确实先进,但是现在你客观地评价一下,若是我们不提供涡扇12c发动机的技术,现在发展中的ej-200发动机又是否比我们的涡扇12c性能落后,德国那边真的是离开我们就不行了?要知道德国也是台风战斗机项目的主要参与国,ej-200项目也有公司旗下的tu公司参与研发。”
第二个问题就有些超前了,这个涉及到了对未来航空发动机型号改进的各种畅想,后世的ej-230270两款发动机作为ej-200的改进计划型号,虽然也因为没有装机对象,被各种认为是t项目,还经常被戏称t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杨辉本人知道至少按照当时的计划,罗罗是完全有能力和技术做出120kn的ej-200系列终极型号,所以杨辉从来不认为德国那边缺了涡扇12c发动机就玩儿不转了。
江和甫不知道后世的ej230270两个型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分析事实,并且做出客观地评价,说实话这罗罗的ej-200确实是一款不比涡扇12差的发动机,甚至很多地方还要更强于涡扇12,所以ej-200改型绝对是能够满足德国的要求。
此时江和甫作为624所的总工程师,是越想就越发地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很可笑,自己这边视若珍宝的东西对于别人而言,却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人家也是伸手之后便触手可及,自己这当真是有些坐井观天的味道了。
“还有其它的原因吗?你们都说来我听听吧,可能确实我们624所这些年取得的成绩稍微有点好看之后,导致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飘飘然。现在所里需要杨总您这当头的一盆冷水,也让大家都清醒清醒,这对我们之后是肯定有好处的,特别是马上要开始的四代大推竞标,其实我也能感觉到大家都有些过于自信,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993章 还有什么项目?
相对于整个涡扇12c发动机,确实现在从纸面数据等方面来看都还是很不错,但这终归还只一款存在于计划当中的发动机项目,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t项目,所有没有足够的资源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种大型项目,而德国那边也并不是没有其它发动机做选择。
还要再加上一些其它的原因,其中就包括了杨辉签下这次涡扇12c发动机合作项目的最大依仗:美国人不可能看着德国这边研制出一款在未来有很大的可能会威胁到f-35的飞机,而欧洲的一大群老流氓们也不可能看着德国人研制出一款隐形战斗机的时候而无动于衷,到时候打着参与项目的幌子是必须要有的,可能大家一开始的想法是没有错,只不过一群欧洲搅屎棍加入项目之后,那肯定是……
等到杨辉将几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江和甫满脸的沉思,这至少表明杨辉已经是不用再回答之前的问题了,现在这边江和甫所代表的624所方面将不会再是涡扇12c发动机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