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出口之后,杨辉本人也是无限感慨,这前前后后也算十多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整个共和国的民航发动机行业也是在杨辉不断影响之下,逐渐往推力更大的方向发展着,虽然还不清楚未来的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不能研制成功,但现在终归是开始向着目标出发了,而这本来就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至于说这系列的发动机什么时候可以出实物,并且完成定型与交付,这方面就连杨辉实际上也都还并没有底,也许是可以按照计划在2010年之前交付货运飞机那边装机使用,同样也有可能会因为研制中出现大的技术问题,最终导致进度延后。
但是也只有努力过之后,才有可能知道到底哪里还有缺陷,这也算是杨辉支持发动机上马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发动机定位在瑞达、ge-90级别,咋一看起来确实有些目标定得有些太遥远,考虑到这是未来宽体客机所要求的发展趋势,而且民航发动机的研制要的不是填补什么空白,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迎难而上。现在我们实际上也知道这一系列的发动机研制会很困难,但我们必须要咬着牙坚持下去。”
能够一次说这么多消息给金琴科,杨辉一方面是有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和安东诺夫设计局合作的原因,更多的其实也是在向金琴科表明一个意思:中航西南现在大手笔投资宽体客机领域,这甚至是一次堪比当年波音公司在747项目上的豪赌,需要各种对宽体客机有用的人力物力。
而当这些意思表达到位之后,杨辉的狐狸尾巴差不多也就露出来了,这次金琴科能够帮着安东诺夫设计局来牵线搭桥,也就说明了他同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还有着很多的联系,这样的好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话题瞬间就转到了另外的地方:“所以说,公司宽体客机项目上马已经是八九不离十,而现在既然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的项目都在不断地下马,而你应该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我说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没有未来了,现在你作为当年设计局的中高层,完全有理由为那些还在安东诺夫设计局苦苦挣扎的科研设计人员们找一个出路,至少在安218下马之后,设计局之前做宽体客机研制的那些科研人员很快都将没有科研项目。”
反正安218项目的下马已经无可避免,而且安东诺夫设计局现在也算是日落西山,杨辉本着保护性挖墙脚的原则出发,把这些从事宽体客机研制的技术人员搞到手才是道理。
实际上这一位面的共和国在航空制造业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因此也能够吸引并留住一些人才,但是随着中航西南的各项业务铺开之后,每年国内培养的那些人才就还远远不够,况且宽体客机的研制对于中航西南来说也是两眼一抹黑,能够有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参与,多多少少应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人家是能够研制安124225这一级别巨无霸的存在,在飞机的设计上肯定两把刷子。
当然了,金琴科此时心理也在挣扎着,到底要不要把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老朋友、老部下一起叫过来,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未来要是这边的工作不合适,那时候才是更麻烦,但是一想到之前老朋友们来信所说安局那边的现状,他又不得不下定决心。
也狠狠地捏了捏手中的信件,算是下定了决心:“那行,我这就前去联系安东诺夫设计局的那些老朋友,尽量争取让他们都能够加入到中航西南,到时候可以让他们参与公司的宽体客机项目研制。”
第986章 不出预料的落选
宽体客机的研制工作刻不容缓,不过鉴于飞机的设计已经有现成型号,再加上国内之前也有相关的整机组装经验,又有安东诺夫设计局挖过来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支持,到时候只需要对飞机制造中一些不太适合联合客机公司大规模成批生产制造的部件改一改,把航电设备做一些升级就差不多了。
在客机本身的制造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容易了,唯一有问题的地方主要是涉及到发动机的研制方面,这个也只能是等到后面再慢慢解决,过一段时间杨辉到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的时候,同那边把情况交流了之后再说后续。
至于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杨辉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之后则是在关于新舟系列涡浆客机的研制上面,杨辉又同金琴科一起做了一番探讨,再往后则各自离开,金琴科准备写信呼朋唤友到中航西南来混口饭吃,而杨辉则回到下榻之处安静地等待着什么……
1995年7月21日凌晨1时,共和国东南的铅山导弹基地,在这个距离富贵角海域北方约有400公里的大陆山区,两枚弹道导弹事先没有任何预告地先后腾空而起,而导弹的攻击预定目标则是富贵角北方约70海里处。
对于这先后发射的2枚东风15导弹,一时间更是震惊中外,这也是整个海峡危机自5月份迅速发酵之后,水沟这边首次做出了以军事武力为背景的相关回应,而远在共和国内陆的杨辉作为国内航空工业巨头的掌门人,虽然没有在试射之后的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是仅仅一个时辰不到,来自海军那边要求中航西南做好相关准备的消息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