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炮侦1的具备通讯中继能力,这当然是可以做到的,好歹这飞机在杨辉提出的时候就直接奔着赫尔墨斯450机身气动去的,而基于赫尔墨斯机身来设计的炮侦1无人机,要想做到通讯中继完全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通讯中继倒是好说,问题是你们要想做到多大范围的通讯中继?若仅仅是局部战场的通讯中继要求的话,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甚至还可以继续使用车载火箭助推发射方式。”
对于无人机机载通讯中继来说,这一整套的系统重量其实并不太重,在装上了飞机之后也还是并不怎么会增加重量。
或者说,实际上就以炮侦1的机身体量,本来设计中就已经应该是预留了安装通讯中继设备的空间和能力,只不过是限于当时军队没有提出要求,也就懒得加上这些功能而已。
那么现在军队提出了这功能要求之后,自然也能够比较简单地完成升级改进工作,而这倒是让陆军笑逐颜开,而只要一开始大家对炮侦1项目的技术改进能够满足,后面的新无人机问题其实就更加好说。
“那好,关于炮侦1的问题说完了,我们这就正式说说关于这次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问题,首先对于你们中航西南所提出的方案,陆军装甲、炮兵、步兵部队其实都用不上,不过陆航倒是表示很有兴趣。”
陆航,作为一支插上了翅膀的陆军兵种,这一直都是陆军中的贵族兵种,但共和国的陆航虽然已经成立,但终归还是只能装备一些旋翼飞机,而这对于陆航来说,那绝对是难以忍受的。
不过现在就好了,突然间中航西南说可以提供一款集侦查打击于一体的无人机,那这就让陆航看到了一线希望,借助无人项目或许可以让陆航装备上梦寐以求的固定翼飞机。
此时,一旁的一位中年军人走了出来:“杨总经理好,大概上次我们还是在直18的项目研讨会中见过一面,倒是这次我代表陆航部队,算是直接来你们公司总部叨扰。”
听到这居然是一位之前早就见过一面的陆航装备主管,虽然杨辉到现在还是不大能想起这位仅仅是见过几面的人的名字,但该有的客套还是要有的。
“是啊,这也都一连过去两三年时间了,到现在直18都已经图纸打样,并且准备下料开始制造原型机,而z-2200发动机更是已经原型机运转测试小半年时间,想想这时间过的还真是够快啊!”
对于直18项目,现在早就已经立项研制了好几年,能有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当然是正常的,要是没有的话才是怪了。
第845章 非常合适搭档
对于陆航来说,虽然他们一直对自己只能装备旋翼类的直升机表示非常不满,但对于旋翼类直升机的研制工作还是抱有非常大的关注,直18就是一个这些年陆航关注最大的重点项目,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现在杨辉所知道有关直18的消息,绝对还没有陆航方面所知道的更多。
就这种情况下以直18为切入点,当然也就可以更好地把双方的关系拉近一些,于是乎,围绕着直18这款飞机的研制工作,那也着实是让双方浪费了不少口水,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大家对直18抱有了更大的希望。
当大家对直18的进度表示满意之后,自然就对直18项目的研制单位会有好感,中航西南自然而然的就要“躺枪”,但这种躺枪是属于好事的范畴,它只会让陆航对中航西南的能力更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