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就由我来说好了,首先我们这次的新中运要求货舱的尺寸足够宽敞,所以就看中了安70的4x4货舱,最后我们觉得安70的机身设计也还算非常的优秀,打算直接采用这种设计。”
随着杨辉这话说下来,金琴科总师脸上的表情却是大起大落,先是认可,再是摇头,这明显也是很有想法啊!
这时候的杨辉倒是选择暂时停下来,能够多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自然是最好,这时候就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专家的意见,于是这就有了金琴科总师的一句。
“你们要求中型运输机的货舱足够宽敞,这种想法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现在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
虽然不知道现在项目定位是怎么想的,但出于职业道德,作为总设计师还是有必要说一说这些问题。
“安70的机体设计,那最多也就能够承载50吨的极限,一旦超过50吨之后货舱的结构就会受到永久性地损伤,而你们两国家的主战坦克的吨位和t72是一个级别的?”
看了看德国佬,一想到豹二那55吨的最低作战重量,明显这安70就不适合德国,而对于共和国这边的坦克虽然也不是太清楚,但光是看海湾战争中共和国出口的bt2000坦克的指标就知道,共和国自用的坦克在重量更不会轻到哪里去。
此时才知道金琴科总师应该是想多了,德国那边连忙站出来解释着:“不不不,我们并没有打算研制可以运输豹二坦克的战略运输机,我们要得只是一款极限载重32吨的中型运输机而已。”
第829章 艰难的抉择(上)
“32吨?若是仅仅要求32吨的载重,那么安70的机身结构就显得有些太重了,你们使用安70的机身设计就很没有必要了。这样吧,若是你们仅仅只是要求飞机的载重在32吨,货舱要4x4的尺寸。这次随我一起从安东诺夫设计局过来的技术人员中,其中有几人就是专门做机身框架结构设计的,他们参与过几乎所有安东诺夫设计局大大小小飞机的机身设计,到时候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
杨辉就说嘛,当时从乌克兰召回来一大批的技术人员是绝对不会没有用处的,现在这不就有大用了嘛!这可是当年参与到了安70机身设计的设计人员,到时候让这些人根据新中运的设计指标,去适当的把机身承力结构简化,那么飞机的重量肯定是可以降下来的。
“倒是没有想到金琴科总师之前一起带来的技术人员中,居然还有这种宝贝人才,那么我看就应该这样办,只要能够把飞机的空重降低到50-55吨之间,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动力方面有很多的余量,这就是不可多得啊!”
想当初,那yc-15运输机48吨空重确实令人羡慕的紧,只不过现在新中运的机身尺寸天生就要比yc-15大上半圈,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新中运的空重能够控制到50-55之间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要是没有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来做这设计,就共和国现在的技术力量,大概也只能把空重控制在60吨左右。
而得知了可以把飞机的空重控制到如此丧心病狂,那德国方面也只能是默默地给大神跪下了,这年头,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就是风骚啊。
此时的德国佬甚至整个眼睛都是红色的,尼玛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咱怎么就没有想到去安东诺夫设计局去抄家,要是当时聪明一点直接就有可能把整个安70的设计队伍给搬回bb啊!
奶奶的,这次回德国之后怎么也要和公司打个报告,必须再去苏联解体后的各大设计局逛逛,说不定就能够有什么新发现也还是不一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