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小角度的爬升,转弯,又左右地晃了晃翅膀,座舱中的试飞员按照之前在地面训练模拟的过程对这次首飞科目进行着测试,随后两架飞机则一起编队飞过地面人群,天上是听不到地面的爆发出的欢呼声,但以两位试飞员多年的经验,就知道地面肯定是欢呼不断。

计划中的首飞一共是14分钟,在既定的时间里能够完成空中的简单测试工作就够了,后面只要能安全降落,那这次首飞就是圆满的。

经过两次调整飞行姿态之后,飞机已经对准了地面的着陆区,要将速度降下来,不仅需要降低推力打开减速板,还需要操纵襟翼的变动,要让机翼的升力系数降低之后才算完成动作,平直翼的低空低速性能实在是太优异了,整个降落动作简直是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感,大概这已经是标准的飞机着陆教程了。

前后机轮都接地之后,飞机又滑跑了一段距离之后,碳刹车片开始介入工作,靠着刹车制动的控制,飞机的滑跑速度也就减小的更慢,这次首飞甚至连着陆减速伞都没有使用就停到了跑道边。

第774章 再一再二

歼18的首飞顺利,虽然没有赶到92年的末尾首飞,但在93年的2月进行首飞其实也还不错,至少也是给这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那边的首席试飞员已经在地勤的簇拥下走下了飞机,这时候才左手扶着头盔,举起右手向众人敬礼。

“谢谢!飞机很好,操纵非常灵活,这就是我们要的好飞机,现在就把它安全的交给你们了。”

地勤工作人员虽穷其一生,依旧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就可能体验到战斗机飞行的魅力,但他们又常年和战机打交道,机械工程师清楚每一颗螺母固定的扭矩;电气工程师则清楚每一根电缆的布线,甚至能够清楚地记得电路图;软件工程师则对机上常用的程序代码了如指掌。这就地勤工作人员,他或许不是战机最亲密的战友,但却是最了解战机的人,甚至飞行员与之相比也不行。

领头的地勤工程师不是军人,但依旧回了一个还算有力的军礼,走过去签字交接飞机,然后这架试飞机就不再由试飞员控制,几位地勤各自走到自己的工位上,大致检查了情况之后,便开始招呼一旁的牵引车开过来。

而就在飞机的十米之外,前来迎接首飞英雄的则是刘副主席打头,慢慢地走到试飞员前方,仔细地打量了这位在此之前就已经大出风头的试飞员之后,那真是越看越精神,混身上下都有着中年人的年富力强之感,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我们的事业正日渐茁壮起来,未来更是前景可期。

虽然这位走来的老人穿着一套没有军衔的旧军装,但在此之前,雷强就已经知道了此次首飞来了军委的副主席,这时候也就自顾自地高声着“敬礼……”,又再次利索地举起右手,刘副主席倒也是没有想太多地回礼完毕。

“雷强同志,我在观礼台那边看了你的首飞全过程,这飞的很好、很稳、很漂亮,你在飞机首飞的时候就能飞出如此气势,那今天我带来的勋章也就能够顺利地发下去了,希望你以后继续保持这种精神,要协助设计队伍完成歼18的各项科研试飞任务,拿出一份让党和国家都满意的答卷来。”

歼18的首飞员其实已经是众人的老面孔了,至少在之前的十号机首飞中,同样也是由他完成的,而一位试飞员能够在一辈子中首飞两架第三代战斗机,这绝对是一手都能数过来的,但雷强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

仔细算起来,从当年莫洛佐夫试飞院的试飞队伍到洪都协助l-8的失速尾旋试飞之后,雷强就是紧随其后被国家派出去,到了苏联进行国际试飞员培训,想来当时的国内高层就已经考虑到了要为十号培养优秀的试飞员。

而90年学成回国之后的雷强确实也很不错,很快就投入到了十号项目中,用一年多的时间用来熟悉了十号之后,最后还是拿下了十号的首飞任务,那一次的首飞也是如同今天这般顺利,当时的十号首飞最高只去了一位空军司令,总理属于政府不门吗,所以不能算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