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

“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要是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又何至于最后搞的如此被动,可惜我们现在实在没有那么多的钱投入到这里面,目前国内能够维持到现在这么多的先进军事技术开发,都已经是走到了钢丝上面,稍有不甚就是封身碎骨,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哪个大项目中途超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只能选择放弃,所以现在更不可能投资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样的大项目中。”

军队说这话的意思有很多层,杨辉大致也明白是什么情况,但现在杨辉更需要的其实是好好地说道一下关于卫星的选择,只要这边能够解决了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国内不能提供合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并不一定我们就要死抓住gs不放,就比如我们在这次的改进中选择了放弃gs转而使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这套系统相比起gs对我们来说,其实还要更合适一些。首先,早在苏联时期就宣布了格洛纳斯全面支持民用,不会对民用终端用户收费也不降低导航精度,这意味着使用格洛纳斯就不用担心军用和民用的性能差距,它只有一种精度。”

对于苏联时期能在这方面做出的让步,这是必须要承认的绝对高风亮节行为,比起美帝的那种对民用版要进行阉割精度是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这也有苏联时期的gs由于电子设备的原因,在定位精度上要比gs低一些,为了抢占庞大的民用市场所做出的决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则是,格洛纳斯的军民两用信号在精度上肯定是要比gs阉割后的民用信号精度高很多,那么现在选择格洛纳斯作为雷石的弹载定位系统,这也就属于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第771章 就是要挖个坑给你们

因此,雷石选用格洛纳斯作为弹载卫星定位系统来使用,其实也就无可厚非了,既然有能够提升制导精度的方案,那为什么要弃之不用?

但凡事有好的一面的同时,自然也存在着不好的方面,虽然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宣布将继续格洛纳斯的开发工作,承诺在1993年建成整个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

而这样的豪言壮语是注定没有意义的,在面对苍白无力的国家经济大环境萎缩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实现,而到1993年底的时候,尽管格洛纳斯对外宣布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但正常运行的卫星数量仍然只有12颗,定位系统甚至不能覆盖俄罗斯全境。

格罗斯幅员辽阔,又处于高纬度地区,要完成国土全覆盖工作,至少需要在轨运行18枚卫星,而同年美国的gs系统也宣布具备全部的作战能力,并发射了整个系统所需的全部卫星,拥有了比格洛纳斯更好的定位精度(军用),从这个时候起,格洛纳斯对gs就已经是全面劣势。

现在依旧是93年,杨辉到这个位面的蝴蝶翅膀虽然有些猛,但是对苏联或者说俄罗斯的航天项目带来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因此现在的格洛纳斯依旧是只能维持在轨运行12颗卫星的水平。

不过也还好,共和国和俄罗斯都是分布在同样的经线区之内,首先保证俄罗斯本国高精度定位需要的格洛纳斯系统,还是很大范围的覆盖到了共和国区域,真正没有覆盖到的区域大多都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西欧以及南半球海区,所以暂时采用格洛纳斯作为雷石的导航卫星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当然,若格洛纳斯一直都维持在轨运行12颗卫星的半生不熟水平,那么杨辉也就不用大费周折地换掉gs定位系统,反正后期gs的民用精度也会随着不断的补网而增加卫星的整体精度,到时候就算民用版要进行阉割,但阉割后的精度也随着整体的提高而不断地增加。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通晓未来的杨辉是不可能接受在共和国服役的雷石上使用gs,毕竟美帝在96年的时候直接关闭gs在台海地区的卫星信号覆盖,那一次导致共和国的电子导航设备无法工作的事情绝对不少,要是雷石还采用gs作为制导信号,可以想到在96年的台海地区会面临什么情况。

而这一点偏偏杨辉还不能说出来,就算说出来这种事谁又会相信?到时候把杨辉拉出去以分裂国家罪定性都是有可能的,且不说杨辉还没有到了活得不耐烦的地步,走到他现在这个位置的国有大型公司的领导人,他已经不仅仅是代表着自己一个人,每一次行动、每句话都牵扯着中航西南十多万男女老少、老婆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必须要慎重行事,所以才找了一个还算勉强的借口来换掉gs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