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一时刻,依旧还远在共和国西南一隅的杨辉,这个时候就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了,才发现人生居然可以如此美好,果然这还是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小的,看着一排人名清单,这简直就不能再高兴了。
也是对这次特意前来汇报情况的谢连发大家赞赏着:“这次搞得就很不错嘛!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但能够挖回来这么多的相关领域专家,我们中航西南的未来又能够再次加快发展速度了,看看这个谢尔盖·马洛佐夫,安东诺夫的高级工程师,飞行控制和推力控制专家,我记得现在603那边就正好急缺这种人才啊。”
看着看着,杨辉突然间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看着这清单上的介绍,整个人都是恍惚的:“这个……这个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居然是参与过安东诺夫设计局几乎现在所有的型号飞机研制,副总设计职位,并且在结构、寿命评估、吹气增升方面都有重大研究成果,依我说这简直就是国宝级人才啊!必须要给与我们飞机型号总设计师的待遇,马上、立刻。”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这次居然首先把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的人才给挖了大部分,这就当真是有些意思了,想必603所那边都要笑的合不拢嘴了。
“是的,这次安东诺夫这边引进的人才之所以可以和伊夫琴科设计局引进的人才在数量、素质上面都不相上下,主要就是因为这位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愿意到我们这边来,而且连带着还带来了四十多位安东诺夫设计局的相关专家、工程师,是收获满满啊!”
能够一次从安东诺夫设计局挖到四十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不得不说这就算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遥想上一位面共和国千人计划也就才引进不到一百人的乌克兰专家而已,虽然这次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过来的这一批人中,不一定都是技术牛逼的,但是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可以当骨干技术人员使用。
而这次引进的技术人才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儿,后面的杨辉又看到了,诸如……
第725章 量身定做
“还有这个米哈伊尔·季拉耶维奇,居然是我们现在最为需要的高温金属涂层研究人员。马上着手安排它的工作,可以和帝都材料研究院那边沟通一下,最好能够有他们的技术人员一起过来,带上技术资料参与到dd-3单晶的高温涂层研究中,反正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这个dd-3单晶,正好就是共和国的第一代单晶,在核心机整机、发动型号测试中都表现良好,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高温涂层,导致叶片还有部分升级空间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这个就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一点,而现在才终于是可以大踏步地开始这方面研究,还希望后续的中推核心机改进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杨辉一直都还记得,以前帝都材料研究所那边所说过,只要能够有更加合适的高温涂层,那么就算是第一代的dd-3单晶制造的涡轮叶片,加上现在已经使用上的气膜冷却技术等等,中推核心机的涡轮前总温是有望达到1450度的使用极限。
只要最后真的能够达到这样的数据,杨辉就可以非常明确的说,共和国生产的第一代单晶涡轮叶片终于成熟,在性能上是可以成为第一代单晶里面最好,就算说它是一代半接近二代单晶也没有错误的。
谢连发不是这边负责技术研发项目安排的,当然不好回答杨辉的话,而两人也就继续往下面看,每次看到有重量级的人物,就还需要好好地讨论一下该如何安排这些宝贝的工作和生活。
直到最后,两人这才看到一直期待中的伊夫琴科设计局方面,为此谢连发期间更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才搞定的这些,开始介绍这些人的来历。
“这就是我这次在伊夫琴科设计局那边请过来的d-136涡轴发动机设计队伍,按照那边给的说法则是,因为我们上次带走了设计局几乎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里面就有部分在当年是参与过d-136发动机项目的,真正剩下来留在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只有发动机减速系统的研究队伍,愿意过来的加起来一共是三十六人,我这次把它们全部都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