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还算不错了,现在这架飞机用来所静力实验,你们可以在这上面把所有要测试的都完成,这样以后的战机试飞会更加安全、有底,这样确实不错。但你们想过没有,以后这款飞机的换装交付途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还有三代机的飞行员训练等等问题,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战机,飞行员的换装肯定有一个过程,而你们又到底有没有对应的措施,若是没有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研发配套的地面模拟训练系统?”

研发模拟训练系统,这是之前历云提出来的项目,现在在西南科工已经立项并展开预研工作,以后的18号肯定也会开发出配套的飞行模拟系统,现在之所以要问一下杨为,还是看中了611所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中的强大能力,想上一位面的十号就是直接在地面的铁鸟试验台上面完成了静力试验,同时还自己想办法在铁鸟台的基础上研发配套设备,又在地面模拟了很多的试飞项目。

还别说,就是因为十号工程用上了这一套技术,在随后的首飞、工程试飞、各子系统试飞、定型试飞中都没有出过任何状况,就连之后的10s、10b、枭龙、甚至是二十号,都没有在试飞中出过太大问题、坠毁,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是美帝、苏修、还是欧洲,这些都在探索电传飞控中坠毁过飞机,摔的太正常不过。

那么为什么611就能这牛,那正是因为人家在地面就能提前模拟了一些高危试飞项目,这足以说明611在飞行模拟上面非常有一套,现在要开发飞行模拟器,给拉上611觉对是没有错的。

“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这是个好东西啊,八十年代国内的试飞员到法国试飞幻影2000飞机,就试过达索开发的地面飞行模拟训练系统,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现在西方已经趟出了一条正确的飞行模拟道路,特别是对于采用数字式飞控的飞机来说,使用地面模拟系统就更加方便、真实,之前我们611也在考虑这东西,却没想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西南科工若是有心,我们一起来做这东西肯定是再好不过。”

“英雄所见略同”,这话倒是说的好,果然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既然611有这个想法,那合作开发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到时候有钱大家一起赚才好嘛!

也暂时把十号的事放到了一边,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关心的:“那好啊,我们就需要老同学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西南科工虽然已经拿到国家立项的预研,但你也应该知道这种事是急不来的,我们一方面要开发18号的飞控、另一方面还要开发配套的航电系统,所以我们的技术力量还不够,而且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也需要有完整的在飞行数据才行,这意味我们需要一款采用数字式飞控的定型飞机为模拟目标。”

一听说要飞机定型之后才能开发模拟系统,那这肯定就是指的是自己家的十号工程了嘛,明年十号就要进行首飞了,这应该是最接近定型状态的数字式电传飞控战机了,18号虽然也可以,但恐怕还要晚上十号一段时间才对。

拉上西南科工一起合作开发十号的地面模拟飞行系统,这听起来就觉得挺带劲儿的:“那好,我们就选择十号做要模拟的目标好了,到时候一定要做出一流的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让西方的那些家伙们也好好看看咱们的技术一点儿也不弱。”

先做十号的模拟训练系统?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想法:“不不,我的意思不是说做十号的地面模拟系统,虽然十号马上就要首飞了,但它的定型恐怕得要等到95年才有可能,这中间的时间可不能浪费,我已经有了更好的目标了,也实话告诉你,c-75在今年九月就要首飞,客机这种大型飞机比不战斗机的飞行包线复杂,试飞时间可以更短、研发模拟系统也要稍微简单一些,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们很有必要先开发c-75的飞行模拟系统来练手。”

大型客机的飞行试验其实并不需要太久,比较麻烦的是适航证的取证方面,通常这方面都需要接近一年时间,这还是波麦空三巨头那种一开始就按照规定的适航证开发飞机,并一直都有负责适航证调查的相关人员一直跟进才行,按照杨辉拿到的进度表来看,c-75完成飞行性能试飞工作是在93年,之后会有一到两年时间用于飞行在取证、航线试运营等等……

而正好这93年也是个不错的节点,到时候611这边杨为团队、西南科工的历云团队都完成了各自的十号、十八号飞控、航电总体设计,可以投入到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中,等到几年后开发出了c-75的模拟系统之后,不仅刚好可以投入使用,而且两款战斗机也都完成了定型,这个时候再进行模拟器的研发就简单太多了。

第615章 战事起、电话到

锦官城一行可谓是收获颇多,不仅确定了今后的燃气轮机的发展路线,而且把31f发动机的大修线问题也解决掉,更是见识了这一位面新十号工程的英姿,联系到了611这边,一起加入到地面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制中。

有了这些收获之后,肯定是心满意足地回到西南科工去坐镇总公司,再看看日期这已经都已经是七月底了,是该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中东那边的伊拉克就要行动起来了才对,真不知道伊拉克这家伙会怎么把他们手中那些庞大的歼七系列战机败掉,只希望到时候千万不要败的太惨才对,毕竟歼七四这款飞机可是西南科工最先打响招牌的功臣机型。

终于、杨辉最后还是赶在七月三十号回到西南科工,回到公司之后则是各种处理积压的一些事物,虽然总公司旗下的几大子公司已经全部走上正轨,各自也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当,但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杨辉亲自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