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你们之前还反应过18号的中机身结构设计有困难,那么现在是解决问题了吗?”
又是提到了中机身的结构问题,对于这一点,杨辉肯定还是知道一些,不用专业技术人员也能说上两句:“这个现在是已经解决了,我们在诺斯罗普撤出项目之后,又陆续邀请了洪都参与项目中,中机身的结构设计就有他们的功劳,结构设计问题在9月份的时候就全部解决,圆满地完成了项目的结构打样设计。”
而说到结构打样设计,其实就是根据气动设计出来的数据,分析整个机身的气动作用点,有根据的进行主要受力部件结构设计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方案,以及整机重量估算。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几乎决定了整个飞机在机械部分的性能优秀、设计合理与否,若是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后期发现了再想改进几乎就是相当于重新设计,也就由不得西南科工在这期间不慎重行事。
“问题真的解决了吗?你说这话可是要负责的,要是后面查出了问题我可就拿你要说法。”
要自己来担责任吗?这种事杨辉不管如何都是躲不掉的,与其推三阻四,还不如就这样干脆一些。
在这18的结构打样设计中,杨辉也是亲自审核过,这些都是采用专门的结构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力学分析,最后才拿出的设计方案,不敢说万无一失,但肯定是比传统的分析、计算方法要靠谱。
“这是自然,我这个总经理不就是干这行的嘛!我相信这些技术人员的能力,也相信这些耗费巨资打造的现代化设计方式,在计算机的辅助之下不仅效率能做到大幅度提高,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说话间,这就来到了设计科室最密集的区域,时不时有相关人员从这个科室到那科室中去进行技术沟通,同时还能看到项目组几个人围在一起进行技术方案讨论。
这也没有贸然走进科室中打扰,在刘副主席的要求下,直接往总设计师的办公室走过去,要说这里面对技术进度最了解的绝对不是杨辉,也不是各个科室的技术人员,而应该是这个时候的总设计师系统。
“18的总设计师和17总设计师是同一届的同学,同年被分配到我们这里参与工作,两人都是非常有才华的总师型人才,于总师推荐他们两位分别主持现在的两个项目,现在两人都做得很不错。”
杨辉这个时候也要适当的给这两总师都说上两句好话,就是要抓住机会在军副主席这里说说好话,以后再要有这样的机会可就是相当之难得,再有几年共和国最高荣誉工程院就要建立了,西南科工还是要抓紧机会争一争,搞不好也能有个院士的名额,以后在和东北那边正面遇到的时候,也就不会矮人一头。
倒是现在的刘副主席还不知道国家又要在中科院之外成立中工院,也不知道杨辉是在打这个主意,听过了杨辉的介绍之后,也是感到非常满意,特别是这同届校友同时在同一个单位担任两个最重要项目总师这种事,那绝对是换成谁都要侧目的。
“这倒是挺不错,这样人才就是要充分利用起来,给他们发挥空间。我看17号就很不错了,不过我想现在这位就该有些压力了,18号可是在进度上落后了挺多的。”
话说到这里之时,杨辉也是有些尴尬,和17号怎么能和18号去比,两款飞机立项的时间就不一样,所采用的新技术占比程度也不同,要是18号能够赶上17号的进度才怪。
倒是从后面突然传来了反驳之声,而杨辉一听也就知道了这是谁:“话可不是这样说的,17号和18号是完全不能比的,他们从立项到现在的首飞用了两年时间,这还是因为有之前大量技术积累的结果。不过我们的18号进度也不差,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而已,已经完成了之前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做完的进度,再有三个月就要进入到全机布置协调阶段,到时候就能看到整机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