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话说完,刘司令就选择了挂掉电话,他无法再面对王总师这位老科研,在这各时候只能先一步把电话挂掉。至于其它的,他相信杨辉都可以做好,这是多年和杨辉打交道之后积累的信任。

而杨辉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在听到军队把剩下的4200万继续打到西南科工各这边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决定。

“王总师您放心,这4200万虽然上面说是用于歼18的研制,我也不管军队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把这笔资金用于歼18,这里我给你做出保证,4200万全部会一分不少的用于38所的科研项目之中。我们的项目虽然下马了,但队伍不能散、前期的阶段性成果也不能丢了。所以在这之前的技术基础上,我们再加上刚才说的4200万,将全部用于新一代预警机的技术预研,我相信时间一到,我们终究还会再启动预警机项目,我感觉这个时间并不会太远。”

杨辉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心疼,就算这次军队不给这4200万,杨辉依然会拨发资金延续38所队伍,以继续对预警机主要技术的预研工作。在它的计划中,没有了美帝这边的半路出家预警机,在过几年就可以直接去毛子那边抄底,那里的预警机技术可同样很有借鉴意义。

不过这个前提是38所要把预警机的机载信息处理系统搞定,实在是老毛子的预警机研制的太水,空有大功率雷达却没有足够的电子技术,那处理雷达信号的技术实在是太粗糙了。现在38所继续将预研进行下去,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可以快速以成熟技术研制出真正的预警机。

第542章 还有这说法?

虽然没有了项目,但按照原本计划的项目资金中所剩下的4200万人民币依旧拨发给了所里,这一点对于王总师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是可以聊以慰藉受伤的心。

而在的知道项目下马已经不可避免之后,王总师已经开始准备后续的38所之未来,也算是准备这共和国这支预警机研制队伍的未来,这也是刘司令之前再三强调的,王总师自然要努力做到。

“那行,我也知道这个项目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但现在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消息宣布给那些还滞留在格鲁曼公司的38所技术人员,他们作为项目参与者,现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是该有权力知道这件事。”

见王总师要把项目下马的消息公开给滞留在美国的技术人员,杨辉想了想之后,也还是同意了这一点要求。虽然会有一些风险,但那又何尝不是一次考验。

杨辉在上一位面中见过在了太多的悲情消息,就整个共和国在改开之后的科研、学术界的情况来看,如果说在帝都大事件之前还因为国家有足够号召力,在八十年那样的艰苦条件之下,还是很少有出国之后一去不回的情况。

那么,在帝都大事件之后的90年代就是整个共和国彻底迷失的年代,不仅在国家的管理者层面出现了各种新的执政危机,表现在科研、学术界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各种国家花费大量资金派出去的公派留学生、科研技术人员,在到了国外的花花世界之后选择了“乐不思蜀”,这种情况在高峰期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留学生出国之后不再回国。

杨辉在上一位面也是知道一些自己周边、系统内部人士的消息,比如上一位面的杨为就差点在90年代初那个时候混乱的时候跑道国外去发展,要不是当时的宋总师极力挽留并长谈良久,在后来的二十号工程还不知道是谁来扛鼎总师大任。

而和杨为相比之下,同样是在航空系统的单位,被誉为亚洲第一所的金陵14所,却发生了技术科研骨干借国外出差的机会一去不回,在那个时候也是轰动一时,甚至成为当时的反面典型,当时让14所丢尽了脸面。

现在同样是国内的雷达研制单位,这38所的技术人员在这个极为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又是否可以做到像上一位面的杨为那样?

杨辉作为过来人,自然是知道这两种不同选择的人群最后是各自有什么结果,但现在的杨辉却是对所有人的选择无能为力。